第5章 城市的胜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3518764/22957baf3bc28d8e.png)
6000年前,乌鲁克成为一座大城市,很可能是世界上头一座,总长6英里的城墙里住着50000多人。修建城墙的也许是国王吉尔伽美什,他掠夺了贸易伙伴的土地。乌鲁克靠着复杂的灌溉渠达成了农业的繁荣,中间商或者说贸易中介阶层,头一次出现了。这些人谋生不靠生产,也不靠掠夺和进贡,只靠做生意。和那以后的商人一样,他们尽量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努力靠着最低的成本掌握最大的信息流。和山区的贸易还在继续开展,但随着乌鲁克商人的豪华大宅耸立在山区贸易伙伴们的乡村定居点当中,它越来越像是进贡了。互相合作的贸易网络似乎变成了类似殖民主义的东西。过不了多久,税收和奴役就要抬起它们丑陋的脑袋来了。这为其后的6000年奠定了基调:商人创造财富,领袖收之国有。
鲁克文化没能持续下来,因为气候干旱、人口崩溃,无疑,土壤侵蚀、盐渍化、皇家的过度消费和傲慢无礼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乌鲁克之后,同样的根基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帝国:苏美尔、阿卡德、亚述、巴比伦、新亚述、波斯、希腊、罗马、帕提亚、阿巴斯、蒙古、帖木儿、奥斯曼、不列颠……每一个帝国都是贸易财富的产物,但它本身也是破坏财富的最终原因。商人和工匠创造繁荣,酋长、祭司和盗贼把它挥霍一空。
是什么驱使人聚集到这些南美洲的城镇里呢?答案只有一个词:贸易。
沿海定居点捕获了数量庞大的鱼,主要是凤尾鱼和沙丁鱼,但也有蛤蜊和海蚌。为此,他们需要渔网。内陆的定居点依靠安第斯山脉的融雪灌溉,在田里种植数量庞大的棉花。他们把棉花编织成渔网,用来交换鱼。这不仅是互相依存,也是相互受益。渔民不用再花时间自己做网,只需多捕些鱼;棉农不再需要花时间捕鱼,只需要多种些棉花。专业化提高了两者的生活水平。卡拉尔位于一张大型贸易网的中心,往上进入安第斯山脉,穿过热带雨林,就来到了遥远的沿海地区。
在这些青铜器时代的帝国,商业是繁荣的成因,而非它的表现。尽管如此,自由贸易区本身又是很容易被纳入帝国统治的。过不了多久,通过税收、监管和垄断,贸易创造的财富就变成了少数人的奢侈品,用来压迫群众。
青铜时代的帝国陷入停滞,和国有化产业陷入停滞的原因大致相同:垄断奖励谨慎、阻碍尝试,生产者的利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故此收入逐渐落入生产者手中,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