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技巧:人物刻画VS语言精妙

作者: 芷11 | 来源:发表于2021-03-27 22:34 被阅读0次

文/佳淇

今天开篇,我们先来看一首诗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读下来,是不是感受到被一股强大力量牵引着?

这是著名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创作于1935年,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娄山关至今仍唱响着这铿锵有力的名句!

雄关漫道,记忆的“活化石”

在历史上 娄山关一战,是一个大胜仗。

它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对方的嚣张气焰,更彰显出正确军事思想指导下的显现出的巨大威力。

站在贵州娄山关战场上,我曾感慨万分:

硝烟已灭,山关依旧,一场战斗成就了一个民族,几十年来一直在人民心中回荡,亦一直镌刻在一代代有梦想、有担当、有血性的国人心中!

如今,娄山关这一雄关漫道,亦因这首诗词,成为红色记忆“活化石”!

这出自我的剧本《雄关漫道》,分享出来,是想和大家体会文字带来的震撼力量!


文字是记录思想,承载语言的符号。

不论是文案,写作,还是有创新之意的文学创作,都是以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而我们,每天都在和文字,和语言打交道。新认识的朋友,一句“你好,感恩遇见”,拉进陌生的心灵,产生碰撞!

文字是温暖的,有着治愈力量!所以:

文字必须有聚焦感、有美感,同时兼具底蕴与高度!

回想一下,有哪些曾经感动的、温暖的文字,打动过你,给予你力量、让你看到更多的希望?

今天,借着气势如虹的诗词,让我们我走入四大名著,零距离感受《水浒传》、《红楼梦》,体会文字震撼同时,亦领略人物、语言等创作核心要素的无穷魅力!

“三碗不过岗”——人物的刻画入微

景阳冈,大家知道吧?为创作我曾亲身前往,颇生感慨。

就这样一个小山坡,传说中“武松打虎”之地!可以说,在重庆、四川任何地方的小山坡,都比这个地方更符合小说描写的场景。

来看经典桥段———“三碗不过岗”

店家说出“三碗不过冈”缘由时,武松笑问:  “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  ”
店家仍不给酒,武松索性拍出银子,叫道:  “别胡说  !  难道不付你钱  !  再筛三碗来  !  ”

短短几十个字,活生生一幅人物勾勒画:既显示武松的英勇无畏、豪爽要强英雄性格,也表现了人物坦白直爽的个性!

这就是经典作品中,细致人物刻画赋予独特的表现力,带来超强感染力!

如今《水浒传·武松打虎》第23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已成为永恒英雄话题!

再来看另一部经典之作———《红楼梦》

红楼“笑像图”——语言的精工妙道

问一下,有多少人读过红楼梦?哪些精彩章节,让你过目难忘,印象深刻呢?

这张,就是《红楼梦》第40回中,为我们描述的刘姥姥大观园逗笑场面
亦是一幅用语言精工妙道绘制的绝妙“笑像图”!

来回顾一下原创:

刘姥姥在大观园进餐,故意寻开心的凤姐和鸳鸯为她准备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筷子,让她去夹那小巧圆滑的鸽子蛋
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子上。贾母这边说声“传”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到:“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搂着宝玉叫“心肝”;
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
薛姨姐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曲背,
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
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我以分段做了区格。这是写作的基本格式,就是前中后的起承转合!一起来看:

这幅“笑像图”,若是平庸之手,可能只会用“哄堂大笑”四个字草草了结。
曹雪芹却铺陈出精彩画卷:有主有次,既有泛写,也有深入的语言绘制,人物细描,一人一种姿态,一人一副笑墨!
不仅深刻生动的烘托出人物的性格,更鲜明的显示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和相互的关系,堪称将语言描绘发挥到了极致!

湘云:笑得爽快,毫无拘节,一个“喷”字,充分显示了她的个性和笑时的爆发力!

黛玉:笑得娇媚,柔弱中表现出节制,只伏着桌子,也是她娇弱,孤僻的生动刻画

宝玉:笑时也在撒娇,一个“滚”入怀中,体现出他是贾母的命根子,典型大户人家的少爷形象,是不是?

贾母:则明是一副老祖宗的意态口声,搂着宝玉叫“心肝”,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长者尊颜

王夫人:笑责凤姐的恶作剧,显出她身为长辈,一个“用手笑指”当家太太身份展现的淋漓尽致

薛姨妈:“撑不住”,却又不同于史湘云,一口茶只是喷在晚辈的探春身上,失态而未失理

最耐人回味的惜春:的笑,娇弱,但她可以拉着奶母叫揉肠子,鲜明的显示出她年少、幼稚、娇惯、凡事依靠奶妈的性格特征!!

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在众人前仰后合中独能“撑着”的凤姐和鸳鸯,一看便知是这场闹剧的“总导演”,作者不忘在这里刻画上一笔

婢女奴仆丫头们:只是淡淡两笔,却是清楚呈出“上下有别”的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是不是,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都对上了?堪称绝妙之笔,经典中的经典!

人物语言思维——创作核心要素

从红楼梦这一幕极其生动绝妙的“笑像图”可以看出,人物刻画和语言的震撼力量!

曹雪芹不愧是大手笔,同是笑,而且是同一个场合被同一件事引发出来的笑,他写来却是各具面貌,同中有异,真可谓百态千姿,一笑传神!

刘姥姥在笑剧中扮演了滑稽演员的角色。这是一个十分难以表现的人物,作者却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心理特征,恰到好处地塑造了艺术典型!

这一段,也展现出人物语言等创作核心要素的重要性及特别意义!忽视必然导致作品的平庸化!
创作中,另一个核心,就是思维!

试想,如果曹雪芹没有广阔而深远的思维

就不可能在这段中,紧扣人物阶级出身,社会地位,性格特征,甚至是教养体质等多方面特点

凝聚打开思维,运用到笔尖上,恰如其分的描绘各人的笑态,使人物神貌栩栩如生,入木三分,跃然纸上的!

这亦是我总结的十几种写作思维中的一种!

17年写作中,《红楼梦》、《水浒传》、《简爱》、《飘》等中外名著给了我太多启迪,我亦写了厚厚的分析,亦总结了很多精彩!

好,今天就写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

相关文章

  • 创作技巧:人物刻画VS语言精妙

    文/佳淇 今天开篇,我们先来看一首诗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

  • 刻画人物小方法A

    刻画人物是小说中最核心的要素。 人物刻画包括: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人物要清晰鲜明、栩栩如生。 有一个小技巧...

  • 《阁楼里的秘密》读后感

    今天读了《阁楼里的秘密》,叹服于故事精妙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也沉醉于故事行云流水般的生动描写,还从主题中...

  • 人物刻画。

    她叫李简,就单看外貌,看起来有点木讷,有点天真,还有点不思进取呢?有时候又会异想天开。她上学的时候呀成绩也一般,连...

  • 人物刻画

    急匆匆的脚步声,从后面传来,来人正是一个年轻人,还没正脸说上话,就端着桌上的水杯大饮了起来,“咕哝咕哝”几口下肚,...

  • 心理描写解决之道。第四次提现纪念。

    所有的描写都是心理描写。 心理刻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和读者阅读心理有关。无论感情描写多么精妙,人物心理...

  • 网文创作技巧1】人物刻画的重要性

    《人物刻画的几点心得》 小说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也许是靠文笔,也许是靠情节;但是要让读者真心喜欢一本小说,则是要靠...

  • 以读带写

    写人类文章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的文章,它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性...

  • 语言的精妙

    看了一篇文章,谈到语言的本质,深有感触。我们说一首诗写得好,并不是因为它写出了一种我们完全不知道的东西,而是因为它...

  • 如何写好记事文章

    1.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刻画,一般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来完成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作技巧:人物刻画VS语言精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lu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