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框架

作者: 01a19f8485ef | 来源:发表于2017-10-12 12:58 被阅读97次
    从困扰到清晰

    -------前言----

    如果有人问我怕不怕问题,我会告诉他,我不止怕,还恐惧到发抖,恐惧到会把它当成恶魔,很少有人会喜欢出现问题,我也是如此,即便我常常告诉自己,遇到问题才是自己进步的机会,但我还是恐惧。后来慢慢地才发现,问题本身从来都不是什么机会,解决问题才是成长的机会。

    声明:本篇文章有点长,不具有普适性,各位读者自行针砭,如无益处,本人绝不负责。


    -------第零篇-----

    确定解决问题的愿景和终极目的

    每个问题的背后都存在着深刻的,并不为人所知的动机,甚至一个提出问题本身的人,都没能搞明白自己提出问题和想要解决问题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举个例子来说,婚姻问题,如果说到婚姻问题的时候,仔细考虑一下结婚的真正目的,或许真正能够说清 的人不多,大多数人只是笼统的说:年龄到了啊,感觉对了啊,觉得比较合适啊等等,但是如果从更深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分不开的,而一个人的三观建立,又是长久的,甚至是具有一定遗传性的,因此对问题的分析,应该时刻明确自己的终极的目的,这样能更好的分析问题,从根本上了解问题。一般的步骤有以下几点:

    1. 去探求做事情或解决问题要达到的目标/愿景。 这是在问题解决前就应该想明白的,通常在设定了自己的目的后,行动就会变得有动力,当然,这也是决定你能否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解决问题后的成果,是驱动力。

    2. 预计的收益/结果是什么?从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去考虑。 解决问题总不见得一定能够成功,要做好好和坏的准备,从而让自己在作出决策的时候能更好的权衡利弊。

    1. 抽象到价值观/人生观 /世界观等再去审视一下你的问题。
      对于人生的大问题,这一步真是重要到不能再重要了,但是人常常会忽略,因为很少有人真正去审视自己的三观,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是的,所有的决定都和这个有关。

    就拿找工作来分析:

    1. 要达到的目标是: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但是这么想还是太笼统,因为并未建立一个清晰的愿景,好是怎样的?将它清晰化,钱多,事少,离家近,这样够清晰了吧?还不够,钱多,多少是你满意的标准?事少?每天工作多久?离家近,大概的范围里程是多少?将愿景或者目标清晰化。
    2. 预计的结果是什么?可能你会回答,找到了或者是没有找到,还是太笼统,找到是国企?是私企,是外企?还是事业单位呢?每一种的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又是什么样的呢?
    3. 抽象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这一生工作是为了什么?如果死去的时候,我怎么做才不会让自己失望?

    以上就是解决准备,你要知道你的目的,愿景以及它对应于你的价值观的那个部分,其实在这一步,也就是在为你自己创造动机,寻找动机,一个人动机强的时候,解决问题的动力才会大,这样才有进行下一步的力量。
    在这一篇中,并不一定是因为它是最首先要做的,但却是贯穿于整个解决问题之中的。


    寻找

    -----------第一篇--------

    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这四个字代表着一种动作,我们将其进行转换,加上如何两个字,也就是如何发现问题?

    1. 从整体,全局去看,遍历所有,进行分层,然后从分层到细节,这一步也就是大致确定问题。

    在这一步中,主要是运用发散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尽可能多的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尽可能多的问题的目的在于为下面的寻找核心问题做准备。
    拿找工作来说,一时之间让一个没有找过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去寻找工作,他会在脑海中想各种的可能性,这个时候,脑子可能还是混乱的,因为掺杂了各种感性和理性,并且并未处于一种清晰之中,大脑是发散的,是混沌的,但是这种状态,却可以更好的发散,将你想到的一些东西记录下来就好,这个时候,找工作的人可能想到了,面试,简历,父母,爱人,工资,甚至是住房,甚至是未来的孩子,因为发散,所以不要求有逻辑性。

    1. 将问题进行分类,并且将问题进行分解。将问题从大类分解成小类。
      一个大的问题经过仔细的考虑,总能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的问题,经过了上面的一步后,脑海中已经初步有了对于大问题的分解,但是并未进行一种逻辑化的分类,将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分类,但是有一定的原则,需要做到不重不漏的原则。

    就拿上面的找工作为例,问题可以进行分类,工作所包含的有:工作的薪酬(薪酬下面又可以分为奖金,假期,工薪等),工作的地点(可以将住房,和亲人的距离,上下班的时间放到这里面),工作的性质(这时可以将自身的性格,自身的能力,工作需要的能力等先暂时放到这里面),工作的前景(自我职业的发展,自我的规划等条件就可以放在这里面)等。
    将问题进行分类的主要原因是去寻找核心的问题,而核心的问题又和你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密不可分,因此在这里又表明了第零篇是贯穿着整个解决问题之中的。

    1. 寻找核心的问题,寻找核心问题是遵循了20/80原则,你应该将最大的经历放在解决核心问题上而不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

    那么如何去寻找核心的问题?核心的问题也就是主要的矛盾点,矛盾是无法避免的,旧的矛盾的消亡往往代表着新的矛盾的产生,寻找主要矛盾的方式在于通过寻找你内心深处的愿望,从而解决你当下最矛盾的地方。

    继续以找工作为例,当一个人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时候,主要的矛盾在于生理的需要而非其他。当一个人可选的工作很多的时候,觉得梦想更加重要的人可能会选择以工作未来的前景这个问题作为主要的矛盾点。寻找到了核心的问题的目的是能让你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解决主要矛盾上。

    大多数问题解决失败的原因,常常是在这一步出现了问题,人们以为当前解决的问题是主要的问题,殊不知,其实解决的问题并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矛盾,而是次要的或是其他的问题,这样对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产生根本性的解决,整个问题解决的核心,就是发现核心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找到核心的问题呢?

    问题具有特殊性,从问题的普遍性来看,一般是从人的核心价值观来定的,婚姻,事业上的问题往往如此。而像是技术性的问题的核心问题往往是寻找最优解,不同问题具有其特殊性和一般性,因此寻找核心问题也就没有一般的方式,需要针对问题的特殊性寻找。

    4.问题的特殊性的研究,不可否认的是,每一种问题,都是具有其特殊性的,问题的特殊性,是值得仔细研究的

    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特殊性往往代表着其本质的特点,但是本质的特点又不一定是当前的核心问题,针对于问题的特殊性,专门的进行探究,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的特殊性是比较重要的一步。问题特殊在哪里?充满哪些关键性的要素?这些都是需要在心中先明确的。

    1. 确定问题解决的优先级,当前的核心问题一旦解决,另外的问题常常会变成新的核心问题,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大致规定解决问题的步骤

    可以按时间顺序将问题分为四个等级,重要的紧急的(核心问题),重要不紧急的(未来可能成为核心问题的)不重要紧急的(一般枝节问题),不重要不紧急(无关紧要的问题)。这一步骤是做计划使用的,让问题解决变得更加条理,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准备。


    -----------第二篇--------

    方案

    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1. 根据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在这一步中,一般是模糊化方案,也就是说,不用完全的确定下方案而是要增加解决方案的量,将思维方式调到发散的思维中,进行头脑风暴法,大面积的搜集方法。
    2. 初步筛选方案,筛选方案的原则是以解决核心问题为第一要务,尽量多的兼顾非核心的问题。
      或者通过分配权值的方式,将方案进行数学化处理。
    3. 确定方案,方案数不超过三个。三个方案还是比较多,最终的目的是筛选出一个要执行的方案和一个备选的方案,备选的方案是为了防止后面出现什么意料不到的问题所作出的防护措施。
    4. 对可执行方案进行初步的可行性的分析,大致的确定成本。
    5. 再次思考1到4步,然后进一步缩减方案,最终确定一个方案。

    继续拿找工作为例,假设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核心问题是想要有更好的职业发展,那么在寻找解决方案中就要先进行模糊化方案,从发展前景,工作地点,薪酬等将各种可能的排列组合进行一一罗列,然后初步筛选,比如发现选择外企和大的私有企业更适合解决自己的核心问题。那么去进行成本的粗略分析(当然,这一步也不一定是必须的,视情况而定),最终确定了方案是进行大型私有企业工作的选择。


    -----------第三篇--------

    方案细化的研究

    1. 寻找方案执行的困难点。 完成计划可能存在的难点在哪里,很多时候执行中的难点又会成为大问题中的小问题,及时的确定问题的难点有助于集中精力去解决问题。

    2. 估计方案执行的结果。当完成了自己的方案后预计一下结果,挡在执行反比后有助于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样如果最后的结果并未符合自己的计划,那更加应该去分析一下原因了。

    3. 方案执行的时间估计。 时间的估计有助于加强自己对执行进度的把握。

    4. 方案执行所需要的条件。 每一个方案执行都是依赖于各种的条件,一个人选择一种执行的方案,无非是在权衡了各种利弊下做出的最符合当前情况的决定而已,而方案执行所需要的条件无疑就是应该去列出并分析的,这一步有助于自己最理性地分析出应该执行的方案。

    5. 确定方案执行的步骤。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执行自己的计划,逻辑顺序可以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6. 确定自己目前的条件/拥有的资源。 这一点和第4个执行所需要的条件要进行区别,你自身目前的条件是一种你所具备的条件,而方案执行所需要的条件并不一定是你所具备的,自己目前拥有的资源如果能最大化的满足方案执行的条件,那么方案就越具有可执行性。

    案例:当确定将自己的工作定为了去一家大型的私有企业(如阿里巴巴),那么此时对简历进行方案的细化(此时的问题已经被细化到了做简历上),困难点在于(简历中是否能够突出自己的一些能力和经验),执行的预计结果是写出一篇好的简历,时间可以定为2天,需要的条件就是招聘信息了,可以根据招聘信息去看,确定方案的步骤上,第一步,第二步,这里就不细致展开了。对于自己目前的条件,大致就是一台电脑了,当然如果有HR的朋友也可以作为一种条件,可以让他们帮忙看下简历,结合自身的一些证书,技能,曾有过的实习或者工作经历等等。


    -----------第四篇--------

    执行和反馈

    1. 执行要以解决核心问题为参考,因为很多时候在执行时,常常会被一些细节的事情所缠住,这个时候就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核心问题是否已经得到了解决,然后在执行中不断优化或者调整自己的方案。执行的过程可以分阶段进行。

    2. 执行方案中应该不断地进行反馈,大致的流程是:执行方案,发现偏差,重新确定问题(因为解决问题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处理(依照上面的步骤,寻找核心问题),直到处理完成。

    3. 反馈应该一直贯穿整个问题的执行中。

    案例:以上面所说的简历问题为例,应该确定自己的核心问题是做出一篇出色的简历,而出色的简历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突显能力?突显目标?还是什么?这些可能都是你要考虑的,然后确定出核心问题,执行对第三篇中的计划,加入反馈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你的朋友给你的建议,自身发现问题后的调整等。


    -----------第五篇--------

    总结

    总结

    1. 当一个问题被解决后,应该进行总结归纳,去寻找经验教训。问自己几个问题:
      收获了什么?有什么不足?应该怎样进行改进?能否建立解决该问题的模型?
    2. 追踪改进。 当你将你的教训应用于后面的一些事务之中,是否有所改善?再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是否有了改进?
    3. 进行复盘,复盘是一种快速让你自己重新思考的方式,也就是加入你自己又重新回到了起点,你会如何选择,如何思考,这可以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今后遇到了同样的事情,也就有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
      总结常常是被忽略的,因为很多人会沉浸于解决了问题的舒适中,往往意识不到再一次提高的机会。

    案例:当自己的简历被做出来后,这个时候总结就是很重要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说做一份计划书,是否可以有类似的经验进行使用?再次审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行为,重新认识自己的思维,发现自己的不足等,都是重新认识自己的好办法。

    总结

    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就是发现核心问题,确定可行性方案,执行,反馈,总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决问题的框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wn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