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周,我的乐评、随笔围绕民歌和戏曲两大模块展开。
民歌模块:1.民歌的音乐学研究综述(上、中、下),2.民歌的传承问题
民歌模块,做了两项工作。一个是对于7 月份作业进行回顾总结,首次尝试写综述,(虽然我后期看这篇综述还不完善),还是很有收获的,(在此期间学会了辩证、客观地看文献、看问题);另一个是对民歌传承问题作了讨论,对当下民歌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在此期间,我逐渐能够突破自己,敢于质疑,直面问题。
戏曲模块:京剧《法门寺》观后简议,梦里不知身是客—言慧珠,越剧小议(1、2)
戏曲模块,主要写了京剧和越剧,(这两个剧种相对而言稍熟悉),主要是以评论的形式来写的,也有一篇介绍人物的。个人认为,在戏曲模块的进步更大一些,一是,为了写出来的东西更客观,我自己通过网上点播、收看戏曲频道,看了不少折子戏,整台大戏也有,(如《法门寺》专门写了一篇评论介绍),也专门去图书馆借了相关书籍,戏曲大会的专家点评也作了部分笔记,增加了一点知识储备;二是,因为这一模块我基本都是在写评论,所以有意识地、尽量多地锻炼自己“咬文嚼字”,尽量不重复,不赘述,在用词、逻辑衔接上的用心度比以往更高,更仔细,从这点来说,写作论文的能力有一定提高;三是,看书也好、看视频也好,在这一模块中我初步学会了鉴别、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搜集整理资料、信息方面有进步。
下一步学习目标: 仍然会在民歌和戏曲中展开,想继续完善自身对于各类民歌的音乐风格,各类戏曲风格、伴奏、舞美方面的知识。
下一步想完善的地方:1.专业上,不仅要多看多听,还要继续多读书多读论文才行,努力提高自己的“可证伪”能力。
2.写作上,我的文风工于雕饰,所以应该继续训练自己写作,尤其是写评论,多用凝练、简洁、平实、客观的语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