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晚开始,朋友圈里的小伙伴集体秒变“戏精”,@微信官方,要一顶圣诞帽子。
头像戴上了圣诞帽除此之外,商家们也早早竖起了圣诞树,商场里循环放着《铃儿响叮当》,《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等耳熟能详的圣诞歌曲,大街小巷一派欢腾的景象。
然而很快,各种段子和文章就冒了出来,或痛心疾首,或谆谆教导,或循循善诱——我们是中国人,过什么洋节?简直是崇洋媚外!甚至称,要一顶圣诞帽子,就是奴性作怪!
一时之间圣诞节成了众矢之的,连我妈都在微信里凑热闹,在所有的家庭群中转发了一条长微信,内容如下:
西方有个老头叫圣诞老人,没给中国人民带来过什么好处,他的子孙曾将铁蹄踏入中国,烧杀抢掠。现在不少中国人却要花钱为这个老头过生日。
中国有个老人,带领人民赶走了外国强盗,打倒了欺压劳苦大众的黑恶势力,亿万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挺起了腰杆,当家做了主人,但如今却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他的生日。这个老人名叫毛泽东,12月26日是他的生日。
正能量要传递下去,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刷屏!
网上更有奇葩事件发生——某高校为防止学生过圣诞节,集体封校,教师把门;
某学校临时做出决定,禁止过洋节,已经布置好的班级只剩下孤单寂寥的彩带和圣诞树;
更有某高校大屏幕反复滚动“爱国宣言”:
“忘了祖宗,崇洋媚外,是自我奴化。”
“忘了文化,蛮语洋文,是自我同化。”
“忘了冠服,西装领带,是自我洋化。”
某高校的“爱国宣言”后续事件是,校方要求发布此事到网络的博主写检讨书!我就纳闷了:博主帮你宣扬爱国,你咋还让人写检讨呢?
作为一名关注新闻联播节目的英语老师,看着“洋文西装”四个字,我默默地关闭了这条新闻推送。
忘了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确实开始关注起外国的节日,最出名的莫过于情人节和圣诞节。而每当年轻人们欢度“洋节”的时候,网上也都会掀起一大波“辩论赛”。
支持“洋节”的一方,观点很明确:
我们只不过是找一个可以去开心的借口而已,我们根本不关心这是什么节日好不好?双十一也不是传统节日,大街小巷宣传的不也很隆重吗?另外也有声音表示,这不过就是商家为了促销造的势而已,根本无关“崇洋媚外”。
反方则义愤填膺: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自己的节日不去庆祝,竟然跑去过什么圣诞节?难道你们忘了西方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吗?简直是崇洋媚外的卖国贼!
作为一个不过圣诞节也不反对圣诞节的“看客”,仔细思索,或许双方都有道理吧?但是,过圣诞节一定会侵蚀我们自己的文化吗?我们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庆祝自己的节日了?过圣诞节一定是不爱国吗?这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确实有些悠久的传统文化,各种流传千百年的节日也不胜枚举。
比如小时候笔者特别喜欢端午节,经常在节日头一天看着妈妈包粽子。晚上,粽子被整整齐齐地摆一大锅,上面再被压上几块刷洗干净的大石头,洗干净的鸡蛋三三两两地分布在粽子中间,碳火几乎整晚不停,闻着粽香一直咽口水的我眼巴巴盯着升腾的水蒸气,都会伴着香味睡过去。
第二天一大清早,门口已经插好了艾蒿,粽子和鸡蛋也熟啦!先按照习俗,由妈妈帮忙戴上五彩线,又跑去河边仔细地洗把脸,回到家后,小心地剥开粽叶,再吃个粽香弥漫满口的鸡蛋……
口水已经要流下来了。
但现在的我已经不过端午节了。一个独自在异乡打拼的人,就算买了粽子系了五彩线,也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还好春节是有假期的,可以和家人一起庆祝。
而外国人同样也有过我们的春节的,细细想来,这与中国人过圣诞节,是有相似之处的。
首先,每个国家都有外国人存在,即便同一个国家,也有很多人在外乡生活。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诸如端午节,中秋节时,并非是人们不过或不想过——以团圆为主题的节日,我们孤家寡人背井离乡怎么过?要不古人为何写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而圣诞节在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眼中,是一个可以“借口”寻欢的日子。平时压力那么大,找个借口给自己放松;而在中国的外国人,若是不能回家,看着中国人喜气洋洋贴春联包饺子庆祝春节,保不齐也会参与进来。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诸多商家为了盈利催生了“圣诞经济”。看看圣诞节时的中国哪里最热闹?当然是商场饭店电影院,另外,不乏有抑制不住荷尔蒙的小情侣为酒店经济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仅此一条,我是支持高校封校的)。“圣诞经济”是个大蛋糕,没有不想来分一杯羹的商人,于是让一些人产生了“过圣诞如此隆重简直就是崇洋媚外”的错觉。
若是国家出台政策,禁止任何商家搞以圣诞节为由的促销或其他活动,相信今天这个日子,就很少会有人蠢蠢欲动吆喝过节了。
心理不平衡的,去看看外国人怎么过的春节吧!如果说中国人过圣诞节就是被文化入侵,那很多国家都有的唐人街,是不是我们派去潜伏在外国的大本营呢?
法国唐人街春节嘉年华自从中国结束闭关锁国,一直到1979年邓爷爷在南海边画下那个圈儿,中国就注定要面临一切外来品的冲击,当然也包括外国文化。在中国和外国的交流中,我们当然不可能只是受到了冲击,同时我们也享受了外国高科技带来的便捷。至于你如何判断改革开放的好坏,就好比你蹲在沙滩捡东西,你非要捡那破烂不堪的塑料袋而放弃精美可爱的小贝壳,我们只能默默地感谢你为环保做了贡献。
你捡与不捡,漂亮的贝壳就在这放着,有没有捡的价值,你自己说了算。
你过与不过,圣诞节也早已跟着传教士来到了中国,只要你没有借此污蔑中国的节日没有价值,那你去开心一下,不值得被抨击。
如果一定要上纲上线说到文化与爱国,我想说的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绝对不代表要盲目抵制外来文化。想爱国,需要强化自身的文化生命力,从而获取民众广泛并长久的认同。打铁还需自身硬吧!你以为穿着你自以为正宗的汉服去街上抵制外国文化就是爱国就是自信吗?醒醒吧!大清已经亡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多在意的是“家文化”,团圆往往是主题;西方节日在中国,不过是年轻人消遣的说辞,是商家谋利的引子。再说,过几天就是元旦了,三天假连在一起,你觉得热闹程度会比圣诞节逊色吗?
如果你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如果你根本不会忘记自己姓甚名谁祖宗在何方,如果敌人来了你就算没冲上去却也不会倒戈投降,那么,我觉得你完全有底气去过圣诞了。
况且,你只是想要一顶圣诞帽开心一下凑凑热闹,这并不丢人。
写在后面的话:
毕竟明天后天都要上学工作,祝过节的小伙伴平安夜平安,狂欢夜别太发狂。
Merry Every Day
无戒365 不知道第几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