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想法
《心灯》(三)读书笔记 24 ②

《心灯》(三)读书笔记 24 ②

作者: 已未晓 | 来源:发表于2021-05-11 01:25 被阅读0次

藏传佛教最高的成就是证入空性。汉传佛教最高的成就是涅槃。空性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空性,它们是一个意思。证悟空性就是自己消失,与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牛马驴羊等等融为一体了。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个体消失,与整体融为一体一样。涅槃也是如此,个体消失,与三界内外融为一体了。无论是藏传佛教讲的证入空性,还是汉传佛教讲的证入涅槃,表达方式虽然不同,但证入的实相是相同的——都是个体消失,融入整体。就像一股烟雾弥漫、消散在空气中一样。

若用三维四维空间来表现,就是一个个体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三界内外,扩大到整个宇宙。这时候,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牛马驴羊上面都有你的信息,你就是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牛马驴羊。所以庄子说道在屎尿中,这就是道,这就是佛,屎堆、尿盆都是佛。

是不是这样啊?你们都不敢说,怕说了有罪过!为什么怕有罪过呢?有我执在,你这个个体没有消失。如果你这个个体弥漫、消失了,罪过就是你,你就是罪过,福报就是你,你就是福报,你什么都是,也什么都不是。这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其实也不是不能言传,只是你没有找到恰当的词语。就像我刚才说的“弥漫”一样,虽然我知道它不是很贴切,但只能用它。

实际上它的意思就是我们汉传佛教里所说的入三摩地。入三摩地就是涅槃,就是证入空性,就是寂灭,就是融入万物。你说三摩地,我不懂;你说涅盘、寂灭、证入空性,我还是不懂,但是你打一个比喻,我就懂了,老百姓就听懂了。请你们要记住,你讲的专业知识是给外行听的,如果你不能在三到五分钟内把你二十年、三十年、一辈子的专业知识介绍给外行,让外行听懂,说明你对你的专业知识还不是真正地通达。

我们学佛是为了成佛,在我们身上就应该体现出慈悲、智慧,在用上还要体现出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心胸器量,无所不承、无所不受的承受力。如果你什么都不能包容,什么都承受不了,什么都看不透、说不明白,你所谓的慈悲只是自欺欺人,只是迷信。

一个学佛的人最忌讳虔诚而又愚昧,虔诚而无明。遗憾的是,很多信徒都是如此。还有一种新信徒,佛学知识非常渊博,信口开河,头头是道,但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却体现不出学佛人应有的虔诚。这就是学佛人最容易犯的两重病:一个是虔诚而无明;一个是有知识而虔诚不足,信仰不真。

佛学是智慧,是知识。你具备了智慧、知识,但没有信仰,这就意味着你的灵魂失去了方向,你是一个没有方向的人,你把根本丢了。而有的人有信仰,却愚昧无知。在宗教圈里,有两种病,一般人往往会得其一。无明而信就是迷信。

并非有一颗虔诚心就能往生,虔诚心必须建立在正知、正见、正信的基础上。没有正知正见,就不会有正信。你要正信就必须有正知正见,三者是一体分不开的。

相关文章

  • 《心灯》(三)读书笔记 24 ②

    藏传佛教最高的成就是证入空性。汉传佛教最高的成就是涅槃。空性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空性,它们是一个意思。证悟空性就是自...

  • 《心灯》(三)读书笔记 24 ⑤

    一个人的智慧有多大,学识有多广,一定要通过做人做事才能展现和检验出来。一个人读的书再多,如果不做事,等于所读的书没...

  • 《心灯》(三)读书笔记 24 ④

    完美的综合素质很难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但事实上一个人身上本来就具备了完美的综合素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足了万法。不...

  • 《心灯》(三)读书笔记 24 ③

    你要正信就必须有正知正见,三者是一体分不开的。 我们学佛的人比不学佛的人我执更大,真的是跳出火坑,又跌入泥潭。在泥...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7 ③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如果父母自己吃素,也让孩子吃素,结果肯定大不一样。 我们人本来就应该吃素。若你是佛...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8 ②

    何谓文化?历经上百年的历史冲刷而沉淀下来,未被淘汰的,才称得上文化。就如同藏书,只有具有相当价值和含金量的书才上得...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8⑤

    你知道自己心中有恨、有愤怒,说明你已经进步了。知道自己当下的念头,说明它已经不会成片成势。怕就怕我们不知道自己带着...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6 ①

    与其说面临孩子教育的问题,不如说面临父母教育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 如何做父母 如果父母各方面都做...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6 ②

    进入社会工作以后,再回过头来读书,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当你没找到乐趣,只是为了某个目标读书时,压力是非常大的。 ...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1

    一个爱学习的人你不能轻视他,因为他每天都在进步。而一个所谓理想大、抱负大,却游手好闲,从不见行动的人,并不可怕。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灯》(三)读书笔记 24 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aw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