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见
融会贯通究竟是什么?从本质上看,所谓的融会贯通,无非就是在两个貌似原本不可能产生联系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然后竟然发现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如何才能练就融会贯通的能力?
先介绍一下知识这个概念。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从长期来看,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也就是说所谓的知识,最终只不过是一些信息,他们也不是任何信息,而是能指导得我们作出更好决策,且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信息。
定义清晰,会使我们有不一样的行动和选择。李笑来经常在微信订阅号里分享看过的好电影。在他的定义角度,这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好的电影会影响读者的决策,从长期来看它肯定会给读者带来更好的结果,可能品味和品位都提高了,和耐心一样,都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
于是分辨知识就很容易,无非是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在知道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随之改变,二是从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
人们往往在思考知识价值的时候,只考虑有用与没用,却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维度,短期与长期。
例子:很多人在小学毕业之后就不读书了,还有一批人在初中毕业之后就不读书了,还有一批在高中毕业之后就不读书了,绝大多数人直到大学本科毕业也没有分清上学、读书和学习是什么,于是他们分分钟都可能停止进步。
在说一个概念“通识”,就是无论在哪里都用得上的知识,只是显得更高级、更有价值。逻辑学(用来判断某个知识是否站得住脚)、概率论(与逻辑学结合在一起,就能做出相对更为接近事实的预测)、编程和英语(能让你接触更多的知识),都属于通识。
有碎片化的知识吗?显然有碎片化的信息,和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信息无法构成知识,这就好像虽然房子确实是用砖头构成,但若仅仅是一堆砖头落在那里,我们完全不可能称之为房子,这个类比好像无论在哪里都用的是。
正如房子是有架构的一样,知识是有体系的。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
02感
我曾经认为:融会贯通的能力,就是会举一反三的能力。其实这两个概念不一样,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大多数普通人也没认真考虑“长期”,知识的价值有“短期有用”和“长期有用”。普通人大多时候注重短期有用,而牛人更注重长期有用。
比如巴菲特说他“从来不看新闻”。实际上那些一地鸡毛的琐事,对他而言不仅短期内没有可能,长期来看也没用,而且一点都不稀奇。但对于他的人生选择相关的大事件,比任何人知道的都早,于是他也就用不着看别人发出来的新闻了。
03思
作者李笑来通过知识、通识、碎片化和体系化知识组成了“知识节点”,这些知识节点连接的数量足够多,就形成了融会贯通的能力,本质上就是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建立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的过程,这不就是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让我们操作系统变得更高级的过程吗?
除了增加节点数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主动增加连接主动端连接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经常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这个概念,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跟查理·芒格的多种思维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一个人所要的自信对象,是未来的自己,而不是现在和过去的自己。
04行
只有博学的人,才会有多种思维模型,才会有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终身学习。
这是我学习《财富自由之路》的读书笔记,也是我在写作系统训练营的第42张卡片。
【42/1000】如何才能练就融会贯通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