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开放度是问题链设计需要考虑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按照人的认识规律,刚接触到一个问题情境,我们所能提出的问题只能是比较宏观宽泛甚至是含糊不清。经过教师的启发或者师生的互动交流,随着讨论方向逐渐清晰,提问才可能变得具体明确,更具针对性。现代数学教强调数学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提问设计的角度讲就是要让学生思考在课堂上重演从模糊到清晰的探索过程。为最终解决问题,数学教学当然需要大量指向性强的课堂提问,但要想做到这一点,又离不开指向性弱的课堂提问的宏观引导。问题链设计讲究的是开放度的合理搭配,数学教学应提倡先提出一个统领全局的问题,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思想,然后再分步操作、具体实施。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不要以为凡提问必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教师可把问题编得十分细碎,使学生易获标准答案,由一串细小问题循序渐进走向目标;也可以把问题设计的使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前者体现教师控制具体过程,希望学生按规定路线行进的强烈愿望;后者则表现出教师重视学生努力进行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相信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数学课堂设计教学提问,不仅仅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展开与深入,更应该追求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参与和心理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