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

作者: 裳湑安然 | 来源:发表于2023-12-12 20:33 被阅读0次

山海关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这里是闯关东的起点。从明清到民国期间,山东人为主的一群人开始了他们的冒险之旅,他们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了贫瘠的东北大地上。这一行动对于中国东北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人口。他们将东北荒芜而肥沃的土地开垦了近百万平方公里,这是一次史诗级的壮举。为什么这些人会选择去荒无人烟、天寒地冻的东北地区,而不去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浙一带呢?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在清朝时期,对百姓从关内迁到关外是有明确限制的。这是因为金朝害怕在那里滋养出一批关外的游牧势力,可能会威胁到大清的江山。然而,东北地区人口稀少,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闯关东的人们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相比之下,江南地区人口稠密,秩序稳定,很难快速地获取生产资源。江浙地区号称三山六水一分田,尤其是浙江耕地面积更少。古代在服务和旅游业没有开启之前,这里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闯关东的人们不仅看中了这里丰富的耕地和矿产资源,也在这里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相对于江南的小家碧玉和纵横的水路,山东人更加认同东北的大平原。而东北恰恰有足够的耕地供他们耕耘,因此他们选择了闯关东,选择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挑战。而相比之下,虽然江浙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人口已经饱和,他们很难在当地找到机会。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山东人选择离开熟悉的家园,前往未知的东北。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选择闯关东,选择了冒险和挑战,同时也选择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总的来说,闯关东的人们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方面是因为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正是他们在挑战中寻找机会、在困难中寻找希望的写照。在饮食风俗和文化上,两地百姓的相似度很高,交流障碍相对较少,适应起来很快。

图片来自网络

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勤劳肯干的山东人把土地视为生存的根本。由于这一特点,东北地区成为了许多闯关东的人们的首选之地,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这种选择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它不仅塑造了这些人的命运,也对中国东北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夜深人静

    重温《闯关东》!

  • 背着棉被闯关东

    背着棉被闯关东 ...

  • 2020-02-23

    今日听完闯关东。

  • 结伴闯关东

    “闯关东”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单说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关东则具体指...

  • 闯关东

    ——抽烟吗? ——不了。 ——不抽? ——我爱吸二手烟。 ——那喝酒吗? ——不了。 ——不喝? ——老哥你这一脸...

  • 闯关东

    “闯关东”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称为“闯关东”,这是广义上讲的。从狭...

  • 《闯关东》

    刚看到一部老剧《闯关东》,讲的一大批闯关东的人,为了生存,他们背井离乡,经历千辛万苦,到达关东立足下来。 ...

  • 闯关东

    19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华大地尚处于清政府统治时期。为了应对沙俄对我国的蚕食,朝廷撤销了在东北推行近两百年的封禁政策...

  • 闯关东读懂人生

    一部闯关东,半生血泪史。 放假回家,每晚在家就陪着父母看《闯关东》,里面顽强的奋斗精神,不屈不挠的 闯劲,重情重义...

  • 下南洋:泰国财富圈背后的华人

    出宫下南洋 走出去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三次大规模迁徙,“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闯关东”创造了满汉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闯关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zv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