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8 周日 暴晒
王老师今天重点解读了一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张继是科举考试的失败者,是为官仕途之上的失意人。可是,他作为一个诗人,却不得不说,他是诗人中的天之骄子。
他的人生,也许他都没有料想到,会因为一首诗而彪炳千古,万古长青。因为一首诗而光耀千古的,在唐代,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张若虚。他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
《枫桥夜泊》这首诗,乍读,平铺直叙,似乎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就是一个人因为愁而辗转难眠吗?不就是在辗转难眠中,那钟声一声又一声地敲打着他的无眠吗?
可是,今天听了王老师的解读,才知道这诗中每一个字,都浸透了文化的韵味。“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愁”,“夜半”“钟声”“客船”。每一个以为是名词的词语背后,都有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王老师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诗词歌赋中,文人墨客们感怀抒情,往往都不是开门见山,而是迂回曲折。他举到了一个特别常见的例子,就是“愁”。文人们在说“愁”的时候,不会说愁啊愁,也不会说非常愁。那他们怎么说呢?
还是以唐代为例。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还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在诗仙李白这里,愁是酒醉不了的,它就像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就算你用刀剑戟,都无法将其砍断。所以后来李清照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愁像那胡乱缠绕在一起的丝线,剪是剪不断,理又理不出个头绪来,真是愁煞人也!
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愁啊,就像一江春水,烟波浩渺,广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贺铸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发现没有,一种本来看不见、摸不着,不知其貌,不详其形,不得其味的复杂抽象的情绪,经过诗人的再创造,变成了具体可感,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的事物。
这些具体的事物,也不再是干瘪的僵死的事物,而是有生命有灵魂有血肉有情感的意向。
因为诗人张继善于选取意象入诗,这些常人眼里太过庸常的事物,是张继的一颗灵魂赐予它们以生命。而它们,也用这惺惺相惜,委婉地传递着诗人的所感。
就像马致远。他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曲中铺排了十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西下的夕阳。这些事物排列在一起,秋天的那种不言而喻的萧瑟,无法抵挡的荒凉,心照不宣的孤独寂寞,刹那之间扑面而来。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罗列一些事物吗,一些景象吗?那还不简单!错错错。这些事物和景象的背后,你要知道,它隐藏着一个感性的,细腻的,内心世界无比丰富的,情感无限丰赡的灵魂。没有这一点,任凭你的眼前有人世最旖旎的风景,也不能写下一句动人心魄的诗歌。
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张继的这一首《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背后,诗人为何辗转难眠,夜不成寐?他有怎样难解的心事?很多人,很多说法是他因科举考试落榜而今夜无眠。这一说法也被后来一些学者所否定。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诗人心中有一份无法排遣的惆怅,这惆怅,在那一年的那一月,那一天的那一刻,那个地方的那个刹那,与眼前所见之景,耳边所闻之声,冥冥之中相呼相应,彼此水乳交融,完美契合。
这,算不算一种偶得的灵感?
也罢也罢。在王老师看来,隔着千百年的漫长时光,如果今天的我们,把这首诗中的“江枫”解释为地名,那么,就是生硬而残暴地破坏了诗歌应有的意境的美感。
以诗来解诗,才是诗歌最好的读法。可是,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这些语文老师,我们在讲诗歌的时候,是以诗来解诗吗?我们除了对照课下注释,我们除了一字一句地去翻译诗歌,除了要学生记录这些译文,我们还做了什么?
我们什么都没做,真的什么都没做啊!
亲爱的语文老师,你不觉得惭愧吗?你不觉得脸红吗?你不认为自己应该好好去研读一下诗歌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