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人家
曹巨文一家人(一)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举一动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一户平民人家,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变化。
一年,一位中央宏观理论专家被聘请到豫北一县市做报告,考场白这样讲讲的:我乘车走出北京,一路向南,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庄稼,纯一色的作物,夏季玉米,冬季小麦,再也没有两样,正如这辽阔的华北平原一样,绝对的一致,一马平川,没有什么山沟,甚至连一个也没有,相当平,平平淡淡,正是因为平淡无奇,单一的经济作物,导致经济不发达,生活不富裕,远不如东部沿海,更不如东南沿海,工商业,海外贸易发达,也也不如鱼米之乡的江南。
一语点醒梦中人,也就是说中原大地人手捧者自己的金饭碗,在讨饭,缺少的就是改革开放的心态与勇气,因循守旧,固守农业,故步自封,落后已是必然。于是,改革首先从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有了小成就后,开始英明领导提出:“中原崛起战略”,五业并举,兼兴工商。此后,辽阔的中原大地,从此,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原地区,开始充满勃勃生机。布衣一家就是很好的一例。
一
曹巨文:男,现年68岁,一男两女,都已成家立业,自己双亲也早已入土为安。按照农村的话说:自己任务完成,可以安度晚年,做享清福了,偏偏得了高血压,如今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治疗,听从医嘱。
孩子没娘说起话长:说起曹巨文,作为家长长子,父亲早逝,两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没娘的孩子早懂事,没爹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十几岁就担当起家庭重担。还好,按照当地农村风俗,嫡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于是,曹巨文便顺利成章当地公社一食堂做饭。由于曹巨文虽然诚实认真,肯干,但不善交际,言谈,不被领导看好,再加上,上面没有大领导关系做后盾,结果领导找理由,曹巨文被辞退,被顶替,只好务农在家。当初,也是想找一找,问问事情来龙去脉,还是曹巨文岳父劝说:即使找上当一个一般职员,工资就是那么可怜一点,既不能养家,也不能糊口,老婆,孩子还要受连累,必受苦,因家中的地没空种,只有落在老婆身上。
后来自己孩子长大,再找早已事过境迁,档案早已被修改,再说顶替者绝非平凡等闲之辈,如今也许正在飞黄腾达,当着政,把着权。也许找的人当中就与当初辞退曹巨文有瓜葛,当事人可以给你开证明,谁给你实话实说。自然经过,多时上访,没有理想结果,领导也人人知道理屈事亏,为息事宁人,把曹巨文的儿子安置在本乡棉站做临时工。实际这是领导的缓兵之计,即使没有这档子事,仅凭关系做个临时工绝对没有问题。这时后话。
二
曹巨文在家务农,毕竟上过几年书不一样,在生产队当会计,记个工分,算个账,一个劳动力,省却了力气,还为自己的妹妹攒下了几个学习用的本子。可是,一时生活艰巨是难以改变的。结婚时,还是全家五口人,当时两个姐姐已出嫁,还是四间上房,左右各两间配房。四间上房是由来历的,当时曹巨文一家想盖三间,也就是准备了三间的材料。曹巨文的小学老师上下学经常从房后经过,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议费一下劲盖四间,坐在桩基中间,这样弟兄二人分家是就可以直接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不再作难,二弟仅比他小两岁,很快也会结婚,分家是迟早的事。还是老师建议好,于是,本来,想盖三间,后来就盖成了四间。后来分家就应验了王老师的那句话。
上房倒是瓦房,前后墙外面用砖包,西屋就不一样了,只是几层砖,上面就是土垛的平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平房上用洼兼土覆盖,下雨到不漏。洼兼土倒是好找,遍地都是,曹巨文就结婚在那里。东屋就没有那么幸运,几层砖块做地基,上面都是土垛,房子矮矮,大人蹦蹦就能够到屋檐,作为厨房。
起初,妻子倒是不太满意,一是没入门没有公公,一定会多操心,二是穷,多时穷出身,深知不易,三,自己兄弟多,以后任务大,帮不上忙。四,相距较远,来去不便(远不是今天,那是多时步行)。可是,岳父看准人比较实诚,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是一个守家过日子人,也就应下了。果其不然,勤劳人家越过越发达。
分家时,一人两间上房,两间配房,曹巨文居东,弟弟曹巨武居西。当时,有老人在,曹巨文只要了两间上房,好男儿不争桩田地,好女儿不争嫁妆衣。自己在东边搭简陋的一间厨房,做饭。俗话说:勤劳人家能致富,曹巨文依靠自己的双手,同妻子一起打拼,劳作,种庄稼,有饭吃,种棉花有积蓄,农闲去做零工,又可补贴家用,每年喂上一头猪,也是一笔收入。积少成多,慢慢发达,修缮了西屋,变成三间一过道,垫填了东边的大坑,扩大了自己的桩基,盖了三间纯砖到顶的瓦房,有了自己标准的院落。让邻居羡慕,眼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