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在陕西被称为馍,是北方人餐桌的主食之一。
关中土地肥沃,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在流油的黄土地里,日新月异,交替轮换。春夏秋冬,播种,收割,人闲不了几天,土地更没有闲的时候。
那些年的妈妈饭(17)——不为蒸馒头,就为争口气冬小麦的种植期是最长的,先年国庆节左右下种,在经过一冬天的蛰伏。来年春天,才掀掉冬雪妈妈给它覆盖的厚棉被,张开睡眼朦胧的眼睛,欣欣然审视自己未来的世界。
接下来的日子,小麦开始返青,分蘖,长高,抽穗,杨花。最后在千阳明媚的五月,让太阳和初夏的暖风,把自己染成魅惑的金黄。顶着针尖般的锋芒,听着自己霹雳吧啦成熟的声音,逐渐低下高傲的头颅,等着人们在毒日下收割。
这段季节,也是一年被称为青黄不接的时候。
去年的陈粮即将吃完,新的庄稼还在地里生长。主妇们看着家里老小,从早到晚张着要吃饭的嘴,想尽前方百计,糊弄着饥肠辘辘的肚皮。
那些年的妈妈饭(17)——不为蒸馒头,就为争口气馍,是家家都少不了的主食。好年景,能吃上白面馍,差一些,就是二面馍(玉米面和面粉),甚至杂面馍(各种杂粮磨得面)。
天道酬勤,老天爷既然给了一条命,就有让你活下去的理由。不过人各有志,也勉强不得自己。勤能补拙,这总是不会错的。
爷爷常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摸你咋摸。只要人勤谨,天下之大,总会有容身之地,老天爷也会赏一口饭吃。
奶奶给全家人做饭的时候,家里饭食的质量算是上乘的。一年的口粮计划的非常合理,有时还有余粮,粗细稀稠总是拿捏的很到位。
家里人多地少,劳力更少,主要就是靠爷爷和母亲在地里终日劳作。一年夏秋两忙,父亲和别的工友倒班回家收忙。学校也会放忙假,我们这些平时只知道吃的小猴猴,给家里多多少少,还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夏收大人在前面割麦子,绑成捆,我们抱着从地里往地边转运。刚割过的麦茬锋利坚硬,一步小心,就从凉鞋的缝里钻进来划破脚。最好的办法就是撒一些干面的黄土,不一会就止血结痂了。
最痛苦的是抱着麦秆的胳膊,被麦芒扎出一个一个的小红点,密密麻麻,奇痒无比,火辣辣的烧痛。母亲说穿长袖的衣服能好一些,图凉快的我总是不听。实在痒得受不了,就到旁边的小河沟,在清凉的溪水里冰镇一下,能舒服片刻。
那些年的妈妈饭(17)——不为蒸馒头,就为争口气后来奶奶病了,做不动全家人的饭了。由于家里人多,蒸馒头两天一锅,一次发一大盆面。母亲指拨着我和姐姐一起和她蒸馍馍。
刚开始还觉得挺好玩的,终于能在这神圣的案板上揉面蒸馍馍。因为奶奶只允许我扯柴烧火,食材是禁品,一律不能动。面团会捏脏浪费,能生吃的菜蔬又忍不住想吃,饭菜里就不够了。要是碰到攔肉臊子,锅都不让烧了,眼睛只瞅着锅里的肉,和冒着热气的香。母亲允许上案了,自然高兴。
我和姐的身高够不着案的高度,垫一个小凳子在脚下,才能够着案上那一团软乎乎的发面,学着母亲的样子揉起来。面在母亲手里那么听话,怎么揉捏都可以可以。到我这里,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一直沾手,由于站在凳子上重心不稳,总是摇摇晃晃,揉起来更费劲了。
母亲一边给我和姐讲揉面的动作,一边给案上撒了碱面和面扑,沾了面扑和碱面的面团,果然就变得柔顺了许多,就像是母亲喃喃细语的叮嘱。
那些年的妈妈饭(17)——不为蒸馒头,就为争口气揉一会,母亲会把面团叠放在一起,揉成一大团。手起刀落,将面团分成三份,再复揉。
大部分时候,我和姐的那份合起来,也就是母亲手里揉捏的那团面大小。
小时候总是贪玩,听着小伙伴高一声低一声的勾引呼喊,心猿意马的就开始踅摸着出去玩。母亲自然不应允,我也极不情愿的装模作样揉着面团,注意力不集中,一不小心,就从凳子上掉下来。
那些年的妈妈饭(17)——不为蒸馒头,就为争口气母亲揉面的动作特别有表现力,也像极了优美的舞蹈。双手左右交替,揉一下,往上折叠一次。右手使劲的时候,右脚后跟微微抬起,带动整个右侧的力量,全部给了右胳膊,狠狠地揉压下去,在折叠上来。左边也是一样的力度,左右交替,直到面团不用放面扑也不沾手,切开里面布满了芝麻大小的气泡时,才算揉好。
这时候要试碱大小,在发面的表面,各处揪一丁点,合起来拇指大一些,捏扁放在碳铲上,在锅底下烤熟。眼看着火里的面团,像是被吹了气的气球一样膨胀放大,馍的面香味和焦糊味,也从火里随着温度飘了出来。
母亲迅速取出碳铲,吹吹,掰开面团,在看一看,闻一闻。面不酸不瓷,这时候碱是挥发的最佳状态,赶紧的搓成长条,切了剂子,开始揉馍。
揉馍就不像揉面那么好揉了,姐的性子急,刚开始学的时候,揉不到一起,面团往案上一摔,就开始哭鼻子抹眼泪了。我也不会啊!眼看着一团面剂子在母亲的手中三两下就滚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面,就是把它摆弄不到一起。
就在我一个也馍玩不出的时候,母亲已经揉好一笼馍了,整齐的摆在笼上。为了防止表皮风干,先把这一笼放进锅里蒸。剩下的那一半面,揉的光光的,搓成长条,切成等份的块。双手在两侧轻轻拍高一些,整理好刚才切面时的下陷部分,一个个摆好在笼筚上,放进锅里蒸,这叫杠子馍。
最后一定要剩下馍大小一团做面酵子,用这一团面仔仔细细,把案上残留的面扑粘的干干净净,泡在水里,搅些面粉,用来下次发面。
那些年的妈妈饭(17)——不为蒸馒头,就为争口气馍要蒸半个小时,执着的小伙伴,还等在门外呼喊。母亲就摆摆手,示意我可以出去玩了,撒丫子就跑出去了。
母亲还要接一盆水,用丝瓜瓤把案清洗一遍。关中人的厨房,最体面的就是这一张占去厨房三分之一的大木案;其次是米面瓮要擦的油光可鉴,几乎能照的见人影;锅头隔三差五用白土刷的白白的,烟熏火燎的黑煤灰是不能出现的。
奶奶传承给母亲,母亲在传承给我们姐妹和嫂嫂。家里的木案现在还在继续用,因为厨房的关系,让木匠重新箍小了,嫂嫂把它洗的干干净净。
那些年的妈妈饭(17)——不为蒸馒头,就为争口气馍在《白鹿原》里也有渊源,白孝文和白孝武弟兄俩小的时候,一听到罐罐馍在巷子口叫的声音。白赵氏就挪着一双小脚往门口走,唤住卖馍的,撩起褂襟摸出铜板递给卖馍的,换了罐罐馍给两个宝贝孙子吃。
白家那时候可是财东家,种鸦片得了银子,正是殷实的时候。可见罐罐馍在秦人心里的地位和对好生活的向往。
罐罐馍是馍里最上乘的馍了,需用上等的雪白精面细作。因蒸熟以后,馍大小形似小罐一样而得此名;又因高挺白暄的造型,面软清香,皮薄层多,硬而有韧,久贮不坏而受到秦人的喜爱。
罐罐馍必须是用酵面发的面,用量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有所不同,馍一层层的剥着吃是因为面和的较硬。
和面水的温度也要根据季节的不同,有所调整变化,尤其是冬天,温度太低面发不了。冬季发面一般放在热水锅里,可以缩短发面的时间,下午蒸馍,早上起来酵面搅好,中午吃完饭就把面和上放在温水锅里。
发好的面揉碱在醒,冬天的面揉在手里和冰块一样,罐罐馍的面又硬,女人的力气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男人的一把子力气,才揉的更筋光。
揉馍的时候,要揉成圆柱形,端端的立在笼筚上,一笼揉完,手心已经发红,烧,麻,痒,十指却还是和面一样冰凉。
上锅蒸的时候,舀半碗凉水,轻轻的撒在稍干的面皮上湿润,蒸出来馍还是细白喧。蒸馍时锅里的水要添足,火一定要旺,蒸汽从锅盖周围都冒圆了,才能发的起这硬面馍。
那些年的妈妈饭(17)——不为蒸馒头,就为争口气所谓不为蒸馒头,就为争口气,就是由此而来吧!
雪白的罐罐馍特点就是是底部小、腰身高、头顶半圆,形似小罐。吃起来喧香,微甜,筋光,可以用手一层层剥着吃,余味无穷。
和罐罐馍一样媲美的,还有那些过年过节才蒸的礼馍,油塔,枣糕,蛋蛋馍。
油塔顾名思义,将面搓成长条,擀成一厘米厚的饼,刷油,抹盐,再卷起呈塔状,就叫油塔。这种馍是走亲戚的礼馍,只有古会年节小辈给长辈送来才能享用,平时吃不到。
出了门的姑娘回娘家,一定蒸了十个硕大的油塔,金黄油亮。放在出门专用的五升茏里,用毛巾盖了,风光体面的回娘家。
从油塔的颜色外形,就看到嫁出去的女,有没有给娘家和婆家争气,把自己的日子过的如这油塔,层层递进,更上一层楼。油盐的拿捏,也能吃出婆家人对娘家人的尊重和恭敬。
虽然已经是亲戚,人熟礼不熟,礼数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和待客之道。
枣糕则是娘家人给女儿家走亲戚蒸的礼馍,形如莲花绽放,里面要填了枣,吃起来甜丝丝,香喷喷。嫂嫂的母亲做的枣糕精致漂亮,如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绽放,上面还用红染料点了花蕊,母亲总是摆放着舍不得吃。
过年的时候,还要给外孙孙蒸了“茧”送去。茧的外形就是各种各样的面鱼,面部隆起,用手捏出鼻梁,眼窝,黑豆或者红豆贴上去做眼睛,红萝卜做嘴巴。脊背上用剪刀剪出整齐的鱼鳍,搓了长长的尾巴,压扁剪开,就像鱼的尾巴在水中游弋一样。(稍后妈妈饭里的年味会详细教程)
那些年的妈妈饭(17)——不为蒸馒头,就为争口气礼尚往来,走亲戚都要回礼,自然要蒸了小巧玲珑的蛋蛋馍,作为回礼给茏里放上十几个。
“蛋蛋馍,打红点,媳妇来了做烧炕!”
在年节走亲戚回来的笼子里,总是让孩子们一哄而抢稀罕的蛋蛋馍,如乒乓球大小,一口一个,口感不比罐罐馍差。
小巧玲珑的外形,细白的圆顶上,用竹棍点了俏皮鲜艳的红点,让人看着那么喜庆红火。娶新媳妇时,喜宴完毕,给新娘家的主要新亲最少要回礼10个以上,以示谢意。
馍的做法和花样太多了,和儿时的记忆一起渐渐远去,风干……
早餐依旧还是热了馒头,熬了粥,调了菜。在白如喧,软如绵,麦味清香的馍里,为自己争一口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