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龙图腾下的保守——中国很少对外侵略的真相

龙图腾下的保守——中国很少对外侵略的真相

作者: 乐少_a67f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1:27 被阅读0次

                                                              01

先放一张西汉的地图

图片来自网络

再放一张大萌的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看到,除了乌斯藏都司和奴儿干都司这两个羁縻大于实际统治的地方,华夏文明的基本盘在汉代就已经定型了。

这样一来,对外扩张的动力就减少了很多,毕竟在古代的生产力与交通条件下,这么大的地盘已经接近极限了。盲目扩张,不仅带不来明显的收益,反而有国家分裂的危险。

以汉唐为例,长安到岭南约1600多公里,最快的八百里加急要跑四天,这还是10公里一换马的情况下,已然是古代速度的极限。至于大部队行军,三国夏侯惇三天行军五百里已被人称为“疾行将军”,可想而知距离对行政、军事的约束有多大。

如果再有高山荒漠的阻隔,遥遵中央自立为王几乎是必然的。

当年的蒙古帝国,第四代皇帝蒙哥死后,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相争,最后忽必烈胜,但因西道诸王多支持阿里不哥,反对忽必烈,最终帝国四分五裂,四大汗国与元朝并立。

但即便阿里不哥赢了,蒙古帝国照样要分裂,在当时的生产与科技力量下,一个横跨万里的帝国本身就是不可想象的。

                                                                       02

华夏帝国对外扩张时,用力最多就是为了西北与西南的战略安全经营下西域。如西汉的凿通西域,是为了“断匈奴右臂”;唐代的安西都护府,为了压制吐蕃帝国及经营突厥故地,事实上安西四镇与中原隔离后,吐蕃很快首次攻陷了长安城。

至于北方草原,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里》有一句话:我朝(大明)对草原部落取得一百次胜利,也不能彻底荡除边患;而我朝的一次重大失败,都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大意如此)。

黄先生的论点有些夸张,但也真实反映了在当时的地理条件限制下,中原王朝与草原部落作战确实有诸多掣肘,先天不占优势。代价极高而收益极少,无法建立稳定的统治。

南方呢,越南北部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再次被纳入中国领土,其孙明宣宗却在不久后罢除交趾布政司,彻底放弃对越南的统治,被无数人诟病为崽卖爷田不心疼。

然而明宣宗并非懦弱昏庸之君,放弃越南更实在群臣劝谏之下,忍痛做出的战略收缩。当时安南一直兵火不断,朝廷不断地劳师远征,靡费惊人,实实在在是一个无底洞,苦守下去,不但看不到明显的利益,甚至会伤及国本。

毕竟当年苏联那么强大,在性价比不符的情况下,也要从阿富汗撤军,十年的耗费彻底打了水漂。

说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后世人自然可以为古代朝廷开疆拓土不够积极而扼腕叹息,对某些“昏君”主动放弃领土的做法痛心疾首。

但作为当时的统治者,他们肯定要考虑全局,代价极高的对外征伐必须要有足够的原因和动力,同时不能影响国家内部的正常运转。而不是盲目为了“宁失千金不丢寸土”的热血口号,去做出得不偿失的举措。

国君如此,百姓更不必说,贸然扩张的代价,必然是“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现在的某些键盘侠在网络上壮怀激烈,恨不得马上等国家一声令下,去收复钓鱼岛,踏平东京湾。

真等国家需要了,不说让他们牺牲生命,仅仅要求他们献出半年的工资去充当军费,大部分人怕不是要闹翻天。

老话说得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战争从来不是请客吃饭。

                                                          03

那么华夏民族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固步自封吗?

绝对不是!!

长城是保守的象征这样的脑残说法就不细说了,没见过谁家砌个院墙护院还被人说胆小的。

中国自汉朝以来,最大的或者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在不断消化、开发自己的固有领土。

吴越地区在汉代还是蛮荒之地,宋朝已经是膏腴浮华之所;辽东在三国时期也以苦寒著称,到了清末俨然是关内流民眼中可以安身立命的富庶地带。

同时文化方面也在不断融合同化。

打个比喻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大小在18岁的时候就已经定型了,但人生真正的成长才刚刚开始。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是很有道理的。

华夏文明,一直是和西方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并称的,单以软实力论,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文明团体,俨然是一个小世界。

关中、中原、山西、辽东、江南、巴蜀乃至岭南,任何一处拿出来,都有独自立国的资本与实力,放到小国林立的欧洲,毫不逊色。

然而华夏先人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将他们捏合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既血肉相连,又强悍无匹,有着远超一般国家的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

这一切,比对外侵略扩张,意义大得多。

毕竟除了俄罗斯,诸如蒙古、奥斯曼、阿拉伯、亚历山大都已是明日黄花,辉煌不在!

关注我的公众号,帮你找到快速成长与心灵强大的路径:汴梁乐少(微信ID:BLleshao

相关文章

  • 龙图腾下的保守——中国很少对外侵略的真相

    01 先放一张西汉的地图 再放一张大萌的 我们看到,...

  • 【话题】战止戈为武,出师有名才有动力。

    我觉得中国人基本很少侵略性;为什么中华自古战都出师有名,有人说是虚伪。 那么难道西方侵略战争就是坦诚? 源于实践感...

  • 研究性教学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问题

    西方列强入侵与反侵略斗争。 鸦片战争前,中国面临着的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对外扩张,亦商亦盗的表现,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自我...

  • 龙的传说

    在中国图腾文化里面,以汉民族的龙图腾最为神秘。关于龙图腾起源的传说也特别多,简要介绍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以蛇为原型...

  • 赞美,灵魂的歌者

    中国的爸妈比较保守,一般很少赞美孩子,不是没有能力去赞美孩子,而是对于赞美孩子有一些误解,这些误解大致总结了一下,...

  • 感悟日志(十一)

    面对外来侵略,中国是一种活在回忆中的老人心态,回忆过去的荣光,痛斥眼前的蛮夷,骨子里透出的是鄙视以及无力...

  • 在亚洲,最大的安全隐患来自于日本吗?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国力日渐强大,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随之加剧。 在对朝鲜半岛实施侵占后,又对中国屡屡侵犯,并悍然发...

  • 考研政治知识点3

    第三部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3、鸦片战争后产生...

  • 刘永福和黑旗军

    刘永福是中国近代对外抗击侵略的一员名将,尤其在对法作战中,屡战屡胜。 《清史稿》记载“刘永福,字渊亭,广西上思人,...

  • 《南京南京》侵略者铁蹄下的“中国脊梁”

    佩服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这部电影让无数的中国人又会想起那一段中国惨痛的历史。这一段历史国人不想回想。因为这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龙图腾下的保守——中国很少对外侵略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ae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