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遇见自己不太熟悉的事物,就容易默不作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沉默容易让你错失机会。
通常来说,一个人如果能对一件事、一个物、一本书、一部影发表出真知灼见,就会被认为是“有独到见解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一个“有趣”的人。在职场上,会为我们的工作加分;在生活里,会为我们的社交增彩;在学习上,会为我们的成长助力。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让自己“有独到见解”呢?不妨看看斋藤孝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他是日本企业教育、沟通专家,长期教导职场人士及学生如何独立思考,并快速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来加以学习和锻炼。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d2f481482c728445.jpeg)
一.通过写评论提高自己的思考力
参与发表评论是一个利己也利他的事情。我们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全民评论的时代,万事万物皆可评,我们每天也在不知不觉地浏览他人的评论或者发表自己的评论。比如淘宝上对商品的评论,美团上对饭店的评论,美妆博主对化妆品的评论......虽然这些都属于普通人比较日常的范畴,但这些评论也可以为他人提供参考意见。
在一些专业的领域,诸如一场艺术展,一部音乐剧,涉及到的评论会相对更加专业,那么很有可能,你的一条评论就为他人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比如一个莫扎特发烧友对音乐的评论和建议,会对一个刚接触古典音乐的新人带来非常实用的参考。
作为发表“自己的想法”的初级阶段,写评论是最适合不过了。我们需要保持这样一种觉知:耳闻目睹之事,皆可谈论。
我们可以从写书评和影评入手,加以练习。注意评论的最大关键在于评价,而不是感想。主要是提取自己体会深刻的部分,可以采用二八原则,即八分描述事实或信息,二分添加评论,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己的想法”。
二.提高思考力的几个小技巧
1. 寻找相似事物的差异
如果评论一个对象,一定要养成“作比较”的思考习惯。比如我们想要极力突出对象A,就可以通过引入比较对象B来增加说服力。
2.从毫无关联的事物中寻找共同点
3.巧用比喻和联想增强对事物的理解
这个技巧等同于《费曼学习法》中的类比,通过类比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给对方。
4.辩证地看待问题,激发思考的智慧
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成保持批判性思维,也可以提出反对命题激发思考。
5.以标签为契机打开新的视点
将原有标签替换成新标签,比如“寒门出贵子”在我国宋代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越是出身贫穷越是勤奋苦学,参加科举考试,走向人生巅峰。但是今天的社会,人们更愿意相信“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个全新的视角就是用新标签替换了旧标签。
6.抛弃先入为主的观念,以“无知”的状态观察和学习,有利于更好地输出
当我们接触到一些新颖的事物,如果被偏见蒙蔽了双眼,就不利于输出自己的思考。这也类似于赵周老师提出的“附会旧知”,就是说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知识时,容易发出“啊,这个不就是......嘛”、“这个我早就知道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持“空杯”的心态去学习。
7.通过图解系统让问题面貌变得更加清晰
比如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
培根说:思考是行为的种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爱思考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的机会,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被公认为最有“深度”的作家,就是因为他善于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f3a74bd36a3b2724.jpeg)
三.通过读书“深化自己的想法”
网络时代,信息泛滥,为避免拾人牙慧,读书是锻炼思考能力最简单的办法。书中表现出的某种“思考”,读者会受到触动,获得思考的契机。书读得越多就越能锻炼出长时间持续思考的能力。最好将自己读过的书,提炼出印象深刻的部分分享给他人。
而且,想要成为一个有深度的人,古书典籍也是最强有力的武器。通过接触古代先贤们的深度思想,不断挖掘和内化出自己的独立思想,以此作为技能支撑,这就是“”深度。
另外,要阅读时事新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新闻就是覆盖各个领域的素材,将这些信息存储在大脑里,再通过与古典书籍的结合,就能感知历史的潮流,拓宽人生经历的幅度。
有“独到的见解”,人生定会大不相同,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前所未有的时代,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日益增多,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思考的最高水平就是做出决断后付诸行动,让我们建立起“自己的想法”,并以此调动自己和周围的人,拥有更美好、更成功的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0227/014e9aa02fad2510.jpeg)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课 第8篇1684字,累计1301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