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左传》略读想法读书
《左传》略读(卷七 宣公)晋灵公不君

《左传》略读(卷七 宣公)晋灵公不君

作者: 蔡灵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6-08 23:43 被阅读0次

8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晋文公重耳的孙子)做事不合为君之道:征收重赋税用来装饰宫廷,雕梁画栋;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来看众人避弹四下躲闪以取乐;宫廷里一个厨师烹饪熊掌未熟,晋灵公就杀了他,放到一个畚箕里面,让宫女拖着从朝堂外经过。赵盾,士季看见露在畚箕外的手臂,问其原因,听了因由之后非常的担心。

赵盾要上朝进谏,士季说:我先去劝谏吧,国君不听了,你再去劝谏吧!”

士季见晋灵公三叩首,到朝堂门口,晋候才看着他说:”我知道我的错误,我会改正的。”

士季稽首说到:”人哪有不犯错误的,有错能改,没有不这更好的事了。《诗经》有曰:事情有个好的开始容易,但要有个好的结局很难。像这样能去改正错误的很少了。晋候你能知错改之,晋国的社稷就稳固了,不单是满朝群臣有了依靠,乃是国家的福祉。《诗经》又说:君王能知错改正,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晋灵公在行动上还是做一些荒唐之事,不加改正。赵盾多次进谏,说的多了,晋灵公有些厌烦赵盾,便拍了一个武士去杀害赵盾。

武士清晨到赵盾府,看到大门已经打开,朝服穿戴整齐,时间尚早,就坐在大厅闭目养神。武士见状退下,感叹道:时刻不忘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主人。杀百姓的主人,谓不忠诚。不执行君王的命令,谓不守信。怎么做都违背其中一项,不如我死了吧。”于是武士撞槐树死去。(杀人者,未杀人而自杀。)

到这年的秋天,九月,晋候请赵盾饮酒,而在宫殿的四周埋伏了甲士,要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觉察到了,快步登上殿堂,说:臣下奉君宴,按照礼仪是不能过三杯的。

于是将赵盾扶下朝堂,晋灵公嗾使恶狗捕将过去,提弥明上前搏斗杀了恶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犬,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呢?”两人与埋伏的甲士且战且退,退出大殿,提弥明战死。

(未完待续  明天继续)


感悟:

1.千古名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人有权了以后会丧心病狂,得意忘形,玩物丧志,享乐误国。

3.独裁者是不是都爱得失心疯,好坏不辨,香臭不分。杀亲留仇。

4.普通人还讲一个忠,信。不忍杀人而自杀。君子也!

5.”春秋笔法”——有一点理解,类似上帝视角吧,少带感情色彩,简单的就事论事。如:”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6.左传文中人物常引用《诗经》,《诗经》在先秦是一本很重要的经典!

相关文章

  • 舍身成仁皆称士,何言史为皇家书?

    《晋灵公不君》,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这里的“君”属于名词作动词“行君道”的意思,意为晋灵公不行君道。 正如名字所...

  • 有感于“晋灵公不君”

    《左传 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不君”,“不君”就是不行君道,不像个国君。比如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就很...

  •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現在高中生已經可以學到左传中的這名篇, 晉灵公不君。從故事角度來看信息量很大,有君臣關係、忠義之道和刺客信條。學習...

  • 国史闲谈|先秦五八•董狐“直”笔

    晋灵公想要赵盾的命,于是派了一个叫鉏麑(chú ní)的力士去刺杀他。《左传·宣公二年》、《国语·晋语》和《史记·...

  • 成语之中的春秋历史27:旄车之族——赵盾重建公族

    鲁国宣公三年(公元前607年)九月,赵盾弑其君晋灵公,同年,赵盾派人去周地迎接晋襄公的弟弟、晋灵公的叔叔公子黑臀回...

  • 晋灵公不君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

  • 成语故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生性残暴...

  • 解析 | 晋灵公不君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

  • 晋灵公不君 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君 名词作动词)加重征收赋税用于雕墙、彩绘墙壁。自己坐在高台上,手拿弹弓故意弹射行人,...

  • 师春话题:为情所困的穆姜

    据《左传》,穆姜是鲁宣公的夫人,成公的亲生母亲。她通奸宣伯,为情夫谋权,尽心尽力。当成公助晋而动身加入鄢陵之战,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左传》略读(卷七 宣公)晋灵公不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ga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