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洼的杨大宝从小没有了爹娘,就象地里的一根草一样,又加上左腿在小时候放羊时摔伤了,走起路来一瘸一跛的.在那个总爱用人的缺陷称呼人的(如兔子嘴的叫“豁豁”,将六个手指的叫"六刺儿"等)的小山村,人们习惯对着杨大宝“瘸、瘸”的叫着,而他的真名字则只有留在了户口本里,鲜为人知了。
当有人“瘸、瘸”的叫他的时候,好心的人劝他,让他给那些叫他的“瘸”的人一些颜色看看,省得一直这样叫。每当这时,他总是慢慢地说:“人家也没有恶意。”
参加生产队劳动时,队里经常派他做没有人愿意做的脏活累活以及出力不讨好的活,像犁沟底那块偏僻的、周围全是石头的坡地。他总是没有推辞的接受任务。近一些的亲戚给他出注意,让他别老干这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他轻轻地说:“不好干的活也得有人干。”然后就认真的干了。
好心人和亲戚看他一根筋、不开窍的样子,再也没有人爱答理他了。
在犁沟底那块周围全是石头的坡地的时候,起初“瘸”不会犁,没有经验.那块地不仅石头多,而且形状特别的不规整,有些地方凹下去一块,有些地方又多出来一块,按通常的犁法费劲还犁不好。在一年一年的耕作中,他慢慢的摸索出了好办法.在犁的时候,他打破了常规,从地中间直接横穿过去,再向两边犁,这样就比较有效的解决了地边不规整所带来的麻烦,也比较有效的解决了坡地难犁的问题.于是,他在这块地上就干的得心应手了。
时间久了,像对这块地产生了感情似的.每当犁完地的时候,就喜欢看看地边的石头、周围的花草,就象看自己家的孩子似的。看的久了,就看出了问题:这块地周围的石头的颜色怎么是银色的?他在心里产生了疑问:在这个山里,到处都是石头,可其它地方的石头都是灰色的,这里的石头为什么是银色的呢?虽然他没有多少文化,但他想这里面肯定会有问题,至于是什么问题,他也说不好,反正觉得有问题。于是,就拣了一块石头,小心的装在了口袋里。在一个下雨不用去地的日子,他揣着石头颠着脚去到二十多里外的一个煤矿,找到一个戴着眼镜看上去很有文化的人让他给看看。那人看了看,说:这种石头是一种铝矿石,由于含铝比较多,所以是这个颜色。他心中的疑问打开了,又将石头装在口袋里回了。
很快包产到户了,生产队要把土地分给了村里人。这块儿地又分不下去了――其他人没有人要,队里又准备把那块地分给他。在这个大事上,亲戚又不记前嫌的劝他:千万不能要那块光出力却没有什么收成的地,他慢慢地说:“再不好的地也是老祖宗一撅头一掀开出来的,我不种总得有人种。”这样说着,他又接下了那块儿地。亲戚气得再也不答理他了。结果,那块让村里人头痛的地又分给了他。亲戚心里又气又无奈的说:有你倒霉的日子。
这样,那块地就成了他的地。他拖着伤腿在上面仔细地耕作。时间久了,事情就成了定势,没有谁怀疑那块地是"瘸"的地。
一天,山外面来了几个人,去到“瘸”的家里,说他家的地里有铝矿,要在他家的地里开矿.鉴于他不能在上面种庄稼了,经双方协商,对方一次性拿出30万给他作为补偿。
这一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来,村里立刻象开了锅。人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但说的最多的是:真是无眼麻雀天照顾。只有人家“瘸”把这好事给赶上了。村子里的聪明人杨精明后悔不已,当初队里打算把这块儿地给他时他还找领导闹事,现在他后悔当初自己怎么就没有先见之明呢?把这块地要了呢?但后悔和感叹之后又都在猜测“瘸”的30万元会如何花:会盖房修院子?会娶媳妇?还是会干其它的什么事情?一时间,“瘸”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突然传出消息:“瘸”把30万捐给了村里,让村里给娃修学校。好心人劝他,瘸说:“娃上学是大事,大人苦些没有啥。”
人们听了,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觉悟高,了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