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19)
焦小桥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78b4c469f3be5a81.jpg)
柳树是我国的原生树种,殷商甲骨文,就有柳字,木在卯上。而卯,其实按照其象形,应该是指的被流水劈开的山地。而柳树就生存在近水的地带。人类社会的早期活动,取火,构建简易的居所,都离不开这常见的柳树。
柳树则以旺盛的生命力,庇护着人类。人们很早就发现,柳树的繁殖能力极其强,插枝可活,在食品不充足的原始部落,柳树的嫩芽亦是果腹的食材,而随着农业的发展,柳树可做农具,柳枝柔韧,可以编织农用的筐篮,在常年和水患作斗争的历史里,发现了柳树亲水固堤,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所以人们的聚落地,乡村农舍,多种植柳树。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c0b5ec946814cccc.jpg)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周朝诗经的名句,恰恰说明了乡村在当时,广泛种植柳树,成为坐标树,行道树。而人们也发现了柳树的自然之美,那柔韧轻盈的枝条,随风摇曳,像极了人和人之间的不舍。柳树是敏感阳光和水的植物,早春就发芽。柳树发芽,对应着春天来了。
上古巫祭,会采用各种草本树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也用草本树木驱邪去病。上古有祭祀门户神的传统,求得家宅安宁,子孙繁茂,其中桃则象征能驱鬼,那么插柳枝在新年的门口,也同样是表达长久,以及用柳枝柳叶的汁液,辟邪防病。因为柳和桃都是阳树,代表春天和健康。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97b522b658f917e1.jpg)
南北朝《荆楚岁时记》里,民间正月十五,有插柳枝于门庭,以柳枝梢头指向的方向,前程祭祀门户之神的风俗,这应该是从先秦三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古俗。柳象征留住,兴旺,长久。折柳送人,应该也是先秦古俗。用芳香植物的汁液,净手,沐浴,防疫,一直是热爱草本敬畏自然的先民必然的举动。只不过,这种风俗,在汉朝,因为大一统的太平稳定,流传传承更广。
汉朝都城灞桥是南来北往人口高度聚集流动的地方,北通西域,南达内陆,经济活跃,当然也会带来疾病传播。在这里折柳送行,不仅仅是表达一种挽留,还有另外的含义,就是辟邪去秽,人往他乡,像柳枝一样落地生根,无有病虞。柳叶可以治疗很多皮肤病,柳枝汤,可沐浴,可饮用。寒食清明折柳插戴在头上,称为挂青,民间则有避蚊虫的说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92237/e37e50363384fae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