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画廊”,霸屏朋友圈

作者: 爱带7元钱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20:20 被阅读104次

    昨天中午,被“一元购画”小朋友画廊霸屏了。各个不同的朋友圈,都像病毒式的自发分享。

    我好奇之下也点了进去。

    原来,这些画作背后的“小朋友”不是真正的小朋友,而是一些患有自闭症、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的大孩子。

    他们只是因为这些病症丧失了成为普通成年人的能力。这些画作则成为了他们展示自己和世界链接的窗口。

    跟大部分人一样,初看很惊艳!

    哇,这些人都挺厉害啊,好有天赋!简直都是天才啊!

    就有一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调调。

    前后翻了翻,选了一张自己中意的画,听完他们的语音,然后付了1块钱,买下了这幅画。做完这些,想着发朋友圈来证明一下我曾做过这件事。可我在准备转发到朋友圈的前一刻,激动的心,静了下来。

    想了一想,自己的初衷虽是献爱心,但转发朋友圈之后反倒有点像蹭热点,然后在朋友圈告诉大家:我是多么的有爱心。

    用一块钱就能让自己贴上「有爱心」这标签,多划算对不对?

    可那一块钱,我觉得更像是在为自己买一份良知。只求心安不求炫耀。

    当然发不发朋友圈,证不证明自己是否曾经献过爱心,其实都是个人自由。

    也许正因为有朋友的分享和传播,才得以让很多人,为孩子们的绘画梦想献上一份爱心,给他们提供一份保障。

    1

    从小到大,我们都懂一个道理:

    要关爱社会有缺陷的人群。

    可现实更多的人,真正遇到这么一个人的时候,嘲笑戏弄多于其他,但就是会给那些画作献爱心。网络上天真无邪,现实却是另一种做派。

    如果真如特教老师李老西所说,99%的自闭症人士,都不具备所谓的天份。

    他们往往生活都不能自理。他们可能随地大小便。他们可能没法表达自己的需求。

    那人们骨子里就是会去歧视那99%的人,怜惜那1%的才气。

    我工作的单位里,恰好就有接触到这么一位有缺陷的人,他幼时因为高烧未来得及治,结果成了智障“儿童”。

    这位同事,其实工作日常中也没啥奇怪的表现,只不过理解问题和执行能力有点差。

    解决问题的速度很慢,若无人监督,他能拖得让你情绪暴躁。基本没有数字概念,简单的数数,却永远数不对。

    所以经常让人情绪变得暴躁,态度也愈发不耐烦,动辄斥喝。

    因为他人的呵斥,他也变得小心翼翼和惶恐,做事反而更慢了。当我发现这种【暴力】手段,并不能提高他的执行能力时,

    我便换了一种方式,我多了一些耐心。把一些事情细分成许多小步骤,让他完成一个再完成下一个,这样一来,办事能力果然比之前提高了很多。

    所以吧,有时候不管是对事还是对人,急是没有用的,还是的冷静下来,慢慢来。

    2

    在没有实际接触这类人之前,我们对他们的印象大都来自于媒体新闻,电视电影。

    我们想象中的他们,有点浪漫,有点美好,

    那是《雨人》、那是《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都是动不动就逆袭的天才…

    比如,之前第一季《最强大脑》有一位选手,

    周玮,号称“中国雨人”

    他有语言障碍,曾被诊断为“中度脑残”,却能靠心算准确给出十多位开根号运算的结果。

    与此前这节目中出现的天才相比,他的登场,是在极度的反差感中,带给了观众久久回响的震撼与思考。

    与那些一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的精英级天才相比,像周玮这样的天才,还要遭受外界的嘲笑、冷眼和质疑。

    再比如,《欢乐颂》安迪的弟弟,就是一位自闭症患者。

    他无法正常交流,兴趣狭窄,行为呆板和重复。每天就是在画画,在纸上画,在墙上画。

    真的就是和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天才和疯子,只在一线之间”的那种感觉

    3

    因为我们对于他们这种极大的反差,苦难中的美好难能可贵,于是我们在朋友圈疯转。

    但我还是想说,大部分的他们不会画画,不是天才,甚至有点烦人,只有苦难没有美好。

    我们要看到具有天分的那1%,也要看到没有天分的99%。

    当我们身边,真的遇到这类人群的时候,希望能多点耐心,愿意接纳他们,理解他们,还是会一样关心他们。

    就如“一元购画”公益活动里的人说的语音:

    “谢谢大家喜欢我的画,因为画画让我越来越有自信。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用有色的眼光来看我们,把我们当做平常人那样对待就好了,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朋友画廊”,霸屏朋友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wx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