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行
文/一笑东方
连日的阴雨,让这个世界开始潮湿起来,人的心情也开始沉郁。下班时,雨停了,我用过晚餐,直接出了门,沿着过街天桥,向临平山走去。我知道再不去看樱花就要等明年了,这是说笑。不过对于美好的事物,我是难以自控的,我必须要目睹,徜徉其中,直到内心满满的喜悦我才能罢休。
绿道曲折,转弯处就可见樱花立两旁,落英缤纷,伴着鸟鸣,还有微雨拂面,还有其他开放的花朵,如山茶,如杜鹃,如迎春,如海棠,也在细雨中越显娇艳。林木中有一段被人截取的木头,一米来长,未曾去皮,一时半会瞧不出是什么材质,直中略弯有龙形,柔韧有弹性。我略加修整,就成了一根手杖,也好,这样走山路就能有个依仗帮助了。
隔段时间,我就要走走山路,不知为何,总感觉山林之中有一种能量我需要汲取,不汲取就会感觉自己面目可憎,就会感觉诗思全无,就会心中慌慌,言语无味。当然那些久居山野的孩子可能不会这样。但是据我所知,有位贤者生长于大山之中,年少时躬耕于垄亩之中,我也曾躬耕垄亩,日后不论到了何处,即便他扬名立万成就大事业,他依然喜欢登山,而我也喜欢登山,也是他的忠实粉丝。就连对于手杖的喜好都跟他相似,等闲比能,我就是那等闲之人。一根木杖,一根竹杖,皆可,不问什么材质。过于华贵的手杖那位贤者从不使用。我想这是从乡野乡野走出的孩子共同的品质,喜好朴素的事物胜过华丽的装扮,相对繁华的街市更热爱虚静的山野,相对纷扰的娱乐更热爱安静的阅读。
山路上有奔跑的中年人,也有撑伞同行的老年人。偶尔也有几位绝色丽人。我左手腕的念珠,还有右手上的木杖引起注目,很多人经过我的时候都会瞧上一瞧,我心里倒是美滋滋的。看来我天生是个演员,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
再往上走,仍有樱花,仍有鸟鸣,仍有更多的风景,包括山顶的西晴阁也好久没有去。然而兴致没了,何必见戴?就此回转身,缓缓下山。下山前我把那根手杖放在了东湖画院的门口,如果谁要登山也能有个依仗,它本不属于我,我只是巧遇而已。既然它来自春山,就让它回归春山。
2023年3月22日晚临平山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