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创作的讨论,我能够听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很多写作者是在追求假大空的表相,会渐渐没落。还有一些人则认为正是万紫千红,一片繁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讲繁荣,是说现在写诗写文章的人非常多。很多人觉得码个千字文,写个十四行诗,就可以一步登天,戴上作家、诗人的桂冠。
有一些本来是养鸡养猪的、搞兽医的、研究男女不孕不育的,甚至还有开麻将馆棋牌室的......总之是三百六十行里都有改行或兼职写作了。他们觉得文学创作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偶得佳句也着实可以炫耀炫耀。那么,这种繁荣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觉得至少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不是一种好的现象。因为这些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放弃了他们最熟悉的工作,也不能深入书本,更没有贴近实际生活。文字组织能力参差不一,并且有些地方的文联作协本身就是鱼龙混杂,不仅滥竽充数,而且沽名钓誉,居心叵测的不少。
我不是打击大家的创作热情,同样是初级文学爱好者,我自己的水平也非常小学三、四年级。我只是想说现在最缺失的是真正的文学鉴赏家和批评家,一个个都争着抢着做“吹鼓手”、“点赞家”了。这就是现在文学界互相拍马屁的普遍风气。 遥想鲁迅先生的当年,横眉冷对、嘻笑怒骂间,“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假洋鬼子”、“落水狗”......骂得多么樯橹灰飞烟灭。但是被骂的胡适、梁实秋等等诸多先生们既没有上纲上线地回骂反击,也没有变成所谓的“乏走狗”和“落水狗”。仍然颐养天年,寿终正寝。因为鲁迅先生骂的是一腔热血、一身正气,被骂的人自知失理,自然装聋作哑、闭门思过成一段佳话了。
今天写文学评论的人早已没有鲁迅先生的血性,被批评的人更缺乏胡适、梁实秋们的胸怀。他们先是百般狡辩推诿,继而便想方设法用利禄美色来诱惑拉拢。软硬兼施都无法奏效之后,有可能还会黑白两道联手封杀、追杀。大小媒体,对于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的批评也是讳莫如深,绝大多数都选择拒之门外。这种污染严重的大环境、大气候,怎么可能会出现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呢?
我曾经在我的个人微博和简书里发表过一些实话实说的文章,也就是一些有着“正常人生观和是非观”的人都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高谈阔论的话题。我尤其认为为人处事就应该实话实说,不应该昧着良知说一些违心的话。与其睁着眼睛说瞎话,还不如三缄其口,一言不发。一些很亲近的朋友看到了,鼓励我说:“了不起!你敢放这么大的炮啊!”似乎选择说真话,说大多数人都认同的话,就是在接受一场严峻的挑战。可是惭愧得很,有一些比较露骨、比较泼妇骂街,更原汁原味的真话都被屏蔽、被锁定了。
我们一直由衷地推崇古人,推崇那些刚正不阿,面对权贵敢于谏言、敢于诤言、敢于怒斥的历史文化名人们。他们之所以能够流芳后世,除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就是传统文化中最为人崇尚的风骨与气节。而这种风骨与气节却恰恰是今天的我们所欠缺的。
有一段时间我很悲观,面对着一堆又一堆拉帮结派,抱成一团的“资深”文化人。他们明明懂得是非对错、黑白曲直,却又总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故意混淆视听。文化界被这些人长期操控,会失去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但愿我的这种想法也是比较幼稚,比较多余,属于非典型性的“桐”人忧天。更但愿时间一长,大家能够做出最公平公正的判断:
让真理越来越真理
让谎言越来越谎言
让无知越来越无知
让无耻越来越无耻
让大浪淘沙,让水落石出……
可以肯定地说,正确的东西、优秀的东西不会被这些人暴殄掉。比如以前账房先生们用以收租算账的各种算盘,没有人要刻意去淘汰它,它自然而然地被更先进的计算工具全面替代,成为只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工艺品了。可是经过千百年来被社会实践、科学实践验证了的口诀和算式却仍然会一直代代相传下去,无可取代。
再举个中西医的例子:西医那么发达,但是神奇的中医却依然有着独到之处。拔罐、针灸......许多疑难杂症的偏方与疗效让西医目瞪口呆,望尘莫及。所以西医永远也取代不了我们的传统中医。我们的书画、讲究平仄对仗的古体诗和对联也是这个道理。他们都有自己很独特、很奇妙的魅力,一直在有效传续,有效发展。因此从事文学创作,必须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好,再加上个人的天赋与后天的努力,并不需要某些徒有虚名者的认可,一样会经得起时间的淘洗与检验,和被“庸庸”众生们所拥趸。
我们的根一直都牢牢扎在我们脚下的土地里,因此我们的传统一直也是在绵绵不绝地延续。这种延续是一种细水长流,不仅费心费力,而且费时,需要一点一滴地去过滤、去沉淀。当今正是太平盛世,生活富足安稳,在工作、学习之余,不为名利,将码码文字当作一种消遣,自然会削减掉不少浮躁轻佻的习气。兴趣、爱好是动力,加上孜孜不倦的日积月累,把天地间的日月精髓、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充分地消化,就应该能够真正的“我手写我心”吧。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就是猴子捞月、竹篮打水般的遥遥无期。因此我固执地认为眼下的繁荣只是一种泡沫,迟早有一天会被横空出世的又一个鲁迅砰然戮破,破碎成一地的垃圾。真的觉得还不如一片萧条。
我和一些真正“为了写作而写作”的朋友们做过交流,除了深深的自愧不如,更多的是油然而生已经被新生代、新事物OUT的焦虑与惆怅。我推测我们的后人会轻视我们,大部分人甚至会选择直接忽略掉我们这一代,就如同我们现在也鄙视着一些猪鼻子插葱之流一样。这也激励着我不断拼着老命去接触一些陌生的、新鲜的事物,并且努力地去接受、去吸收。通过诸如此类的不断自我提高,也许可以取得一点点承前启后的效果,留下延续传统文化的星星之火的火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