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892560/83de314fe2e9f51a.png)
找到方向,放手去做。与同龄人比,三年就有不同,五年就有差距,十年就是云泥之别,那么三十年,五十年后呢?
认识波有年头了,他是我的前同事,偶尔一起吹吹牛喝喝酒,打打球。大学毕业刚认识波的时候,他是物流部的主管,负责公司货物的运输管理及车队的安排。我当时负责研发部新型原材料的开发工作,仅仅是个车间主任。
工作几年后,随着工作经验的逐步积累,个人处理日常业务也越来越游刃有余。工作中游刃有余的结果就是两个:
一, 有大量的闲暇时间;
二, 工作中的瓶颈开始凸显。工作中的瓶颈是因为,由于主要的知识来源来自于工作过程中片段式的积累,这种积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知识的支撑。
于是我开始思考是否有进一步系统性学习的必要,而闲暇时间的出现让这种可能性更具备可执行性。
经过多方思考和比较后,我开始着手备考MBA,专注于供应链领域的学习。这时的波也正好有同样的思考,在一次偶然交流的时候,我给他同样的建议:为什么不学习下物流领域的系统知识,而去读MBA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表示也开始准备。
之后,我每天工作时间挤压出1~2两个小时,晚上再拿出2个小时的时间开始积极备战MBA的考试。并在第二年的春天参加了全国的统考,很幸运通过了考试,并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的MBA。
当再次跟波沟通的时候,他很惊讶我竟然已经拿到了入学通知书。而当他告诉我:“兄弟,我书还没买。能不能借你的书用一下,反正你已经考上了。”我不免诧异了:“什么,上次沟通完,你小子不是说马上就备考吗?这都过去几个月了,咋书都没买?”书自然是送给波了。
第二年,开始了我的MBA学习之旅,而我也离开了原来的公司。而这期间我跟波一年也有几次一起喝酒聊天,每次问及波的规划,总是有新的变化:“MBA我先不考虑了,感觉没什么用处,现在满大街都是MBA。”或者“我准备把公司的食堂租赁下来,这个利润很大啊”,又或者“我打算找几个合伙人做餐饮,你看现在餐饮业多火爆”……..我跟另一个兄弟每次都劝他:“能不能先找个方向做起来,这个社会不缺机会,缺的是能将想法实施下去的人。”
我读完了MBA,加入了一家法国企业,我这位老兄还在原来的岗位上。而最近又听到他的抱怨:“兄弟,你们公司有没有合适的岗位,我的合同到期了,公司这边不跟我签合同”。这是我最担心的:当你只剩下想法,不再进步,不再“进化”的时候。你就会被抛在后面。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漏斗,最上面有千变万化的想法,中间过滤后留下一部分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的思路,而最后就是切实可行的行动。
但是对于90%以上的人,大脑只过滤到了第二层:不脱离现实的思路。只有10%的人采取了行动,而之后只有1%的人在一次次的失败后,取得了成功。
你呢,要做哪部分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