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读《庄子·逍遥游》

作者: 此去东来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23:15 被阅读0次

上学的时候也学过逍遥游,当时只觉得庄子的想象力的确出彩,写的出神入化的,名句频出。

现在再来看,庄子一方面是个伟大的道家学派代表人,另一方面,从现在人角度看他的,不考虑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其实这个人也挺杠的。

逍遥游上来先讲了故事,说是北海那边有种鱼,叫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啊不对……是不知道有几千里长;然后有一天,它化作一种鸟,叫鹏,鹏之大,要用两烤架……靠,出不去了……也是长的没边。(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为什么鲲要化成鹏呢,我猜应该是北海的鱼不够吃,所以经过千万年的进化,进化成鸟,就可以飞到南海去吃了。(原文: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说这个鹏,有个缺点,一定要大风才能飞,否则就像大船在浅水中搁浅一样,飞不起来。(原文: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旁边的小麻雀,小知了就经常嘲讽:“你个辣鸡,飞都飞不起来,还想去南海,你咋那么牛逼呢。你看我想飞就飞,想落就落,我又飞过来了,我又落回去了,比不过吧辣鸡。”(原文: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打我呀笨蛋

“所以说这些小虫子知道个屁。”庄子一边吃着烤麻雀一边总结:“你走多远,人家走多远,能比的过吗?你能活多久,人家能活多久,能比的过吗?比不过嘛。”(原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这个鹏鸟的故事就结束了。当年我看到这些时,就在想,庄子真的是逍遥啊,讲的故事都是云里来雾里去。

但事实是,前面这个故事,只能算个转发,故事不是他编的,文中提供了两个出处,志怪书《齐谐》和商汤问大夫棘。(原文1:《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原文2: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然后就开始发表观点了,说现在的人啊 ,当个小官,管个小乡镇,或者有点能力的,给国家出谋划策,整个人就嬲(晋语)的不行,实际上跟这个雀儿也没什么两样。(原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你看宋荣子,水平高,就瞧不起这些人。这人骂他也不听,领他也不跟,对功名利禄没有任何追求,深得我的真传,只差了一点点,不够逍遥。99分怕他骄傲。(原文: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再看看列子,天天坐飞机出去旅游,过好几天才回家,这人对福报没什么追求,可惜还回家,也不够逍遥,99分滚粗。(原文: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最后总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我的总结就是:虽不明,但觉厉。

相关文章

  • 乱读《庄子·逍遥游》

    上学的时候也学过逍遥游,当时只觉得庄子的想象力的确出彩,写的出神入化的,名句频出。 现在再来看,庄子一方面是个伟大...

  • 桥溪教育随笔——庄子“逍遥游”

    越来越爱读庄子的《逍遥游》,也越来越喜欢和孩子们讨论庄子与《逍遥游》。庄子洒脱,高唱着《逍遥游》扬长而去,而我们,...

  • 庄子:“鲲鹏理论”告诉你,如何活成想要的样子

    文 | 李十针 《逍遥游》是庄子的名作,初读时,仅仅能记住的,就是文中大到夸张的鲲鹏。 庄子在《逍遥游》里,两处讲...

  • 读庄子,第一篇

    庄子 内篇 逍遥游 这次读庄子之前,除了知道几个成语是出自庄子的以外,应该说自己对庄子是没有什么了解的,非常羞...

  • 庄子的智慧

    听蒋勋说庄子的逍遥游,是种修行和享受。附上原文,多读启智。 逍遥游/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

  • 重读《庄子·心得》(一)

    年轻的时候读不懂庄子,读懂的时候才发觉庄子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人。 在教授《逍遥游》之前,重读了于丹《庄子》心得。记得...

  • 心月(4):读《庄子·逍遥游》,观鲲鹏的自由与格局

    昨天听了彦彦老师带读的《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听完后,印象最深的是鲲鹏那一部分,“鲲鹏”是庄子在《逍遥游》里为我...

  • 水润笔录  33

    继续摘录《逍遥游庄子传》感同言语: 读者选择作家是去寻找与自己相似的灵魂。 读《庄子》可以养心,从庄子的自然观、生...

  • 十分读书||庄子《逍遥游》(中英版)读书笔记(一)作者

    第三周功课1: 这周选择林语堂英译庄子的《逍遥游》。 《逍遥游》的作者——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

  • 水润笔录   31

    乐意摘录《逍遥游庄子传》,继续录下书中部分感同言语: 庄子之道是心灵的哲学。读《庄子》在于心灵介入,无诉诸于口,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乱读《庄子·逍遥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zb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