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心理学家萨提亚曾根据人在沟通中表现出的姿态,划分出五种人格,其中有一种叫做“指责型人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97918/d8ae0c269490e333.jpg)
就是不顾及他人感受,习惯攻击和批判。
而带这种人同时也会伴随着“讨好型人格”。
两者之间的切换主要由其所处的环境,或者面对的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
部分层次低下的人,通常就会在这两种人格中来回转换,欺软怕硬的小人嘴脸尽显。
子贡曾经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当做终身准则。
孔子说:恕。通俗解释就是宽容二字。
一个内心丰盛的人,内心自成汪洋大海,绝不会因为天空掉下一颗砂砾而改变其应有的格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97918/80ff585134ae4584.jpg)
很多人都知道得理不饶人这句话,但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无理狡三分。
习惯性得理不饶人,处处表现得盛气凌人的人,通常有理的时候会将小问题无限放大,但在无理的时候也会垂死狡辩。
中国自古就有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传统共识。
一个人如果仅是因为满足虚幻的自我“存在感”和“表现欲”而不懂得设身处地,凡事都习惯咄咄逼人,不但会暴露自己层次低下的事实,更会给自己的未来设置各种障碍。
曾国藩有一句话说的好。
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以盛气凌我。
你曾在熙攘的人群中大声欢笑,也曾在孤寂的午夜里失声痛哭;你曾对未来满怀憧憬,也曾对现实彷徨无助。
你曾努力想活成所有人喜欢的样子,后来才发现原来最重要的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谁不曾年少轻狂,谁不曾为了梦想撞破南墙,最后谁又不是被磨去一身棱角,在一次次地失望过后含泪失光。
我们栖息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在平凡的生活里各自为战。
或许,最后我们终将学会:和这个世界温柔地对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