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乌兰察布的人们
十几年前,母亲院子里来了一个木工师傅小王,他租住在大门边的西厢房。
小王做家装工作,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和母亲说,接下的活儿很多,有点干不过来。母亲提议他收个徒弟,其实小王也是刚出徒没多久。
母亲的话鼓励了他,有一次从老家回来,领着一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说是收的徒弟。
小徒弟叫明义,明义长得白白净净,眼睛里透着机灵劲儿。每天收工回来就去母亲家看电视或帮助母亲干点活儿。
明义很会聊天,每天大娘长大娘短的和母亲互动。母亲谈起来总是感到可惜,说这么机灵、这么勤快的孩子要是读书,应该会有很大出息的。
寒暑往来,明义渐渐长成大小伙了。几年后明义出徒,可以自己接木工活儿了。明义回老家总是和他妈妈讲出来打工的好处。后来,明义父母亲和两个哥哥相继从乌兰察布出来,到鄂尔多斯打工。
明义母亲和哥哥都住在我父母的院子里。
一天,明义妈妈很苦恼的和母亲说:“老乡给明义介绍对象。家里没钱,不敢去。”
乌兰察布农村的很多家庭,从有了儿子开始就攒娶媳妇的钱。明义大哥结婚花光了家里的钱,还欠了一些债务。
二哥恋爱后领回家一个姑娘,因为没有彩礼钱,一直没有结婚。直到孩子满月后,娘家人领着姑娘走了,留下小女孩,一直由明义母亲抚养着。
那个姑娘的父母等着女儿的彩礼钱给儿子说媳妇,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把姑娘嫁给没钱的人家。
现在明义有人给说媒,他妈妈不敢搭茬,不知如何是好。母亲建议先去相亲,也许人家不要彩礼呢。
看上明义的老乡,给明义介绍的是自己亲侄女。女孩子是个美容师,明义和女孩子见面后,明义英俊的容貌俘获了女孩的芳心。明义恰当分寸的待人接物,女孩的家人都很认同。
没有彩礼,没有房子,两人谈了一段时间就结婚了。明义结婚时就是二十出头一点,但是社会上已经摔摔打打好几年,心智很成熟。
婚后不久,附近煤矿招工,明义就去矿上工作,收入更加稳定。媳妇自己开了个小美容院,生意不大,但是收入不错。
一年后,明义两口子自己攒些钱,又东借西凑了一些,买了母亲前面的小院子,结束了租房的生活。明义母亲跟过去给他们看孩子,也从母亲院子里搬了出去。
昨天,我和母亲上山看院子里的住户搬出去没有,遇上明义母亲,阿姨高兴的和母亲说:“明义的小院子也评估过了,能给置换两套楼房。”
母亲说“明义是好孩子,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了。”
阿姨说“明义现在住的一套楼房,还有一套楼房出租,两口子一人一辆车。日子过得真是很不错了。你说再置换两套楼房,真是不敢想啊。”笑意好像集成了水汽上浮,随时要从深深的皱纹洋溢出来。
我问阿姨:“阿姨,我妈院子里住的那些民工都搬到哪里了?”
阿姨说“最早出来的那些人,现在都买房子了。只要肯吃苦,生活真的变样了。”
说话间,阿姨邀请母亲去她家,让去她家吃午饭。她和我说,刚来时,母亲对她帮助最大,房租可以赊着,没米没面就向母亲借钱买,慢慢还,那时总是欠着母亲的钱。
我们婉言谢绝了阿姨的邀请,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看着空荡荡的院子,阿姨和母亲说,好好看看吧,也许不久就成为平地了。
是啊,曾经拥挤逼仄的四合院,住着十几户人家,母亲像个居委会主任,管理着他们。现在就留下一家看护院子的,冷冷清清。
好在母亲最喜欢的小木匠明义成为这些人中的佼佼者。
明义、他的大哥、二哥,还有他父母亲,他们一个个的命运都在改变,或好或不好。
真实的故事,百样的人生。
网友评论
然而现在真实的情形是勤劳可能不会太穷,投机使人致富……
爱看姐姐的文!👍👍👍🌹🌹🌹
早安,老师😊
姐姐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