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变相裁员了,我即将待岗在家,每个月只拿最低工资。现在是第一批,我是第二批。但我每个月还有信用卡、花呗、借呗,现在找工作,还这么难…”“国外疫情非常严重,我们工厂的外国订单都取消了,我们暂时关闭了工厂,工人们被迫失业…”这是最近一段时间,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声音,甚至连我不谙世事的妈妈都跑来问我,“你在的公司会不会受到影响?你会不会失去工作?”我淡定地对她说:“老妈你放心吧,不会。”可见疫情的影响之大。
我的这位朋友A(化名)对找工作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我问她“你为什么老是在怕?怕找不到工作,然后还要一直强调找工作有多难?你找过吗?你试过吗?”我会这么直接怼她,是因为我太了解她了,她是个典型的活在舒适圈里,不愿意做改变的人。她从大学毕业经亲人引荐入职这家公司到现在,长达6年,一直都没有换过工作,期间的工作也没有让她成长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人,所以最近快要被裁员了才开始急了。A有点难为情地说:“就是没有找过,我才会怕。你知道吗?我同事去年年底离职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工作。”我说:“这能说明什么?他找不到,就代表你找不到吗?那我跟你说个反例好了,你说很多人失去了工作,找工作难,我们公司还有人自己辞职了,老子不干了。这又怎么说?”A瞬间无语了,陷入了沉思。
我曾经几度怂恿她跳出来,都没有成功。
客观地说,我挺为A开心的,她终于可以被迫跳出舒适圈,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趁现在还没有成家,没有家庭的负担。要知道,当她有了家庭,再来经历这些,无疑对她的打击会是更大的。
最近重温《我们的歌》,其中周华健荧屏首唱的一首歌《少年》里有一句歌词写得特别好“有时候悲剧会重演,好像人类总在错误中探险,时间考验爱的深浅,想证明什么不会变,改变是永远的不变”要勇于跨出第一步,敢于探险,因为你必须时刻改变自己,才能从容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让自己的未来“可期”。
一成不变,是看不到未来的,有期待,才会有未来,改变,才会有未来。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每次出门都说,你们在家里呆着,我和你爸爸出去,回来给你们买“想久”。年少的我们满心欢喜地答应了。一直惦记着……前几年和妈妈闲聊,不经意提起,就问妈妈“想久”是何物?我们姐妹可从来都没有见过这玩意儿。妈妈瞄了我们一眼,说“想久嘛,就是想久久,一直想。”瞬间感觉小时候我们都中了妈妈的圈套。妈妈补充道“你们小时候看别人吃东西就闹着要吃,我就说等明天给你们买‘想久’,你们就会乖乖地,想着明天了。”我和妹妹相视一笑。这么多年还是没有等来的“想久”,成了童年里,最有盼头的东西。
有一次看大学的一位教授说很多人很喜欢青春,用很多不同的形式去表达它,但是青春有什么好?穷不说,还长豆,要啥没啥。但是!青春却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因为它有无限可能。年少的我们总是心怀希望,还记得,你对自己的期望吗?
“许多年前 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
奔跑起来 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
想看遍这世界 去最遥远的远方
感觉有双翅膀 能飞越高山和海洋”
你还是那个少年吗?如果是,请你用力奔跑。努力改变自己,适应时代的变化。
时代早已在悄悄地淘汰一成不变的人,无论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即将要被淘汰的职业,或是现在疫情影响下,被迫失业的人。时代永远不会跟你开玩笑
答应自己,永远不要让自己无路可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