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场搭车回家,坐了一天的车真的累了,坐在车里怎么也睡不着,迷迷糊糊的打量着车走到哪里了,还有多久到家,车里发闷,有点晕车,胃里感觉不舒服。
终于看到熟悉的路牌了,每次上班都走过这里,晕车着实难受,看见路牌好像看到了希望,感觉终于是见亮了,快到家了。可是细想了一下,每次从家走到这里,还要四十分钟呢。
那段路在我脑子过了一遍,好像又走了一遍一样,这车要从这条路开回去,真远呀,还得好久才能到家呢。
开车不到十分钟的旅程,我备受煎熬,感觉十分钟过的和一个小时一样难熬。身体更不舒服了。
现在想想才明白,最后的十分钟煎熬来自自己的思维方式,我按照步行在丈量这条路,我的脚步太熟悉这条路,这种熟悉让我忘记了我在坐车,车的速度可比脚步快的多。
同样一段路,走的快慢取决于用什么丈量,步行丈量路当然远,那车呢,固化思维,这种习惯需要打破,才能提高认知。
做销售的,最怕的是用自己的口袋丈量客户的腰包,原来我做销售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的深,不是产品不好,也不是目标客户不够,多半是销售本人把价格报的太低。
经常会在公司看到这样的场景,销售成单了并不开心,拍着大腿后悔价格说低了,或者说产品卖少了,丢失了一个成大单子的客户,毕竟这样的大客户很难遇。
我们太容易用自己的腰包衡量客户的腰包了,我们经常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去搜索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其实不过是前面的碎片而已。
我们能做的,是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眼界宽也是需要刻意联系的。
几个人在一起偶尔聊一聊未来,很多人都很迷茫,每个人的对未来的目标也大不相同,偶像的力量的强大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偶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揭开光鲜的表面,藏在深水里地基,你能想象的出来吗?那徘徊在你认知之外的,就是与偶像差距,也是人和人的差距。
我很喜欢看书,每一本给我新鲜感,能给我信息差的书,特别是原来没涉猎过的新领域的书,都给我很大的惊喜。
经历的越多越发现,我的思维周围都是墙,不去刻意发现一直围在里面,原地打转。思维是有高度的,思维的高度也是人生的高度,你永远挣不到认知以外钱,同样的道理,你的天花板在哪里,决定你看的有多远。
不要陷入自己的能力陷阱里,谦虚使人进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事物保持好奇心,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打破原有认知的最根本的方式。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要并驾齐驱,把自己丈量世界的量尺拉到足够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这个世界,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用什么丈量你的人生,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