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然而选择时却左右为难!
现在我们一谈到对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就会很头疼。比如不想让孩子辛苦吧,又有许多科目要学习,参加各类的培训班补习;不想让孩子太大手大脚吧,各种开销、各种玩具费用又不菲;想让孩子学习好吧,结果孩子又不听话,只知道玩手机;把孩子的手机收走吧,结果孩子又更不肯学习,甚至来个家庭大战;就算有时候对孩子宽松一点吧,可是孩子学习上不争气,连个l和n的拼音都分不清楚;让孩子看书吧,却只喜欢看个植物大战僵尸的漫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9152/d32c461a90c71a32.jpeg)
对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都感觉到头疼,还感觉到严重的困惑,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呢?今天我们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教育确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但是教育有一个根本的主轴,那就是让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而不是把孩子培养的越来越差。好的未来,可能很多人的想法会有大大的不同。比如说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未来成为管理一方的领导,走上从政的道路,能造福一方;也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做出一番事业,有很多很多的产业;也有的家长想法比较简单一点,至少有一套房子,成个家,再生几个娃吧;……总之,基本上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但是刚刚所说的各种未来的出路,就真的是孩子未来的出路吗?是不是真的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9152/cccfb85333d7eaed.jpeg)
其实这些对未来的设想,都是没有跟孩子相关的思考,都是我们家长的一厢情愿,不切孩子的成长实际的。我们很少用心的与孩子进行对话,这也导致了无法真正的促进孩子的成长。
我们希望孩子向着好的方向成长,但总是走错路口,反而造成了与孩子之间的隔阂或者矛盾。
所以,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内心,去学习一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三观。三观不正,不要说对孩子的教育了,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都会感觉到痛苦难受。所以,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子都需要在三观上面下功夫。要有正确的三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一读古人的经典之书,看看古人是如何思考和判断,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一些相互矛盾的事情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9152/9b1966412d4d11f2.jpeg)
我们现代人学习古文,最大的难度就是读不懂,感觉用语习惯不一样,弄不明白古人讲的是什么东西。而且古圣先贤在讲各种道理和观念的时候,尽量讲得浅显一点,也就是当时的平头老百姓也能听得懂的。所以在平常的话语当中,有着非常深奥的道理,这就让我们现代人总是看到文字的浅层意思,甚至有时候还因此而误解圣贤的引导。
为了解决这样读不懂的难题,我们最先要克服的心理,就是不求懂,先求熟悉。先把要读的内容多读一遍,即使在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中选取一本简单的书,然后反复不停地读诵,读上百遍之后,就能慢慢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然后我们再深层次地去看解释、听老师的讲解分析。慢慢地将各种分析与我们自身的感受体会相印证。在印证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一点,如果其中句子解释起来似乎是在说外面的东西,与我们自身没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一定不要毫不在意地看过去。因为这背后有很深的东西,只是古人用到了类比的方法来描述我们身心内在的不怎么好用语言描述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感觉。我们平常说葡萄酸,用了一大堆文字与另一个人说,那人都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他尝尝那个酸葡萄的时候,感觉就是非常的清楚明了。所以感觉这个东西是要我们去体会,而不是从文字上去理解的,遇到这样的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9152/049d6cc976c6e06e.jpeg)
古人的经典讲的就是做人的方式方法,我们把这些做好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处于非常正确的道路上。用正确的三观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那所行动起来的感觉都会有一种正气凛然的感觉,在这个人的身上充满了生生不息之气。
另外,各位家长也不用担心学了这些古书后,人就变得固执死板。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些经典非常的灵活,中庸之道,固执的是中,是一个人的生生不息的方向,庸就是灵活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变化。中庸这两个字都在引导我们要学会观察时机,体会不同的时机做不同的事,或者在不同的时机采取不同的做法。可以说中庸就是不固执一个固定的点,而是固执生生不息、长养万物的生机,是最灵动、活泼的做人学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