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风景
文/袁鹏
老家比上海要冷一点点,许久不见亲人,元旦回来和父母跨年,心中很是温暖。爸妈上年纪了,他们大半生都在忙碌,于是中午准备给爸妈做顿饭,走进厨房,被一个香料木盒子吸引住了。橱柜里有一个黑褐色木盒子,上面有棱有角,下面形如钵盂,上面又像是一座宝塔,应该是钵盂和宝塔的结合体吧。每次看到它,心就像被什么拥抱了一下,关于故乡老家的一些影像溪水一般流淌,让浮躁的心绪瞬间变得湿润。
听爸爸说在他童年的时候家里就有这个木盒子了,应该是祖父或者曾祖父留下来的吧,没有人知道它的年龄具体多大。时光荏苒,我们家几经翻修,家里的陈年家具都已经不复存在,唯有这个香料木盒子是我家厨房里唯一超过半个世纪甚至百年时光的物品。此刻,当我再次抚摸它时,才发现它的“体温”高于其他物件,尽管依然布满沧桑的纹理,但却让人感到温暖和柔软。在这个社会节奏快、事物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几件物品伴随我们几番岁月,看见一两件祖辈留下的物件,心里甚是怀念,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人来人往,认识了,联系了,再到淡漠了,甚至不再联系了,我想这样的周期还比不过这个香料盒子陪伴我们的时间长吧,所以遇到几个知音,定要倍加珍惜。
它见证了这些年我们整个家族的悲欢离合,让我们有了共同的记忆。因为它的存在,在逝去和活着的亲人之间仿佛有了一道链接,当我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拥有了这个香料木盒子,那或许是对爱的期待:只要盒子在,他的爱就一直在,哪怕他离开这个世界后,木盒子依然会陪伴他的子孙后代。人这一生常常活不过一件物品,它们以不变的姿态迎接四季的更迭,接受大自然的恩赐,沉默而顽强的活着,给予大地一片生机。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否曾想过在短暂的一生中,放弃纷争和过多的欲望,向一个物件学习,找回最初的自己,去感受生命本身的美好?
对一个在乡村田野奔跑长大的孩子来说,最深沉的爱,会在大自然的草木之息中孕育,从万物生长的蓬勃里领受到生命的原动力,并开始心灵的旅程。在古城汉中的小乡村,在滔滔不绝的汉江河畔,我如河边的垂柳肆意生长。田野、池塘、小河、树林,留下太多纯真的记忆沉淀在过往的途中。那时,我眼里的整个世界就是故乡的一切,去田野找寻各类能吃的野菜、浆果,去树林采野花、捡落叶、翻跟头、摘桑葚, 在院子里看燕子、麻雀、蝙蝠飞来飞去,去河边捞蝌蚪、捉鱼、溜冰,去田间掰玉米、割麦子、掏鸟窝、拔萝卜……,把柳条和野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用青草和麦秸编织手镯和戒指戴在手上,开心得像个马驹,蹦蹦跳跳。常常与各类家禽“调情”,招惹狗、猫、羊、马、鸡鸭鹅们跑来跑去的叫。偶尔去田野拜访各类昆虫,蝴蝶、芝麻虫、知了、萤火虫、蛐蛐、蚂蚱……,那时的少年时光是属于原生态的生活,没有被电视、电脑占据,只有一颗快乐好奇的心四处游荡。有时,会一个人发呆走神,对着漫天的云朵或晚霞,对着满树披着金光的叶子和一望无际的稻田,进入另一个幻想的时空,忘掉自己的存在。
整个少年时代,我沉浸于田野和书香的怀抱中,去认识这个世界。渐渐学会了倾听和凝视吸引我的一切物事。书本,天空,大地,树木,叶子和水,一直被我以不同的方式爱来爱去。在融入到大自然之后,我明白了自己的生命并不比一只蚂蚁高贵;明白了一本好书承载的时光,与人的一生如此相似;明白了天空的悠远和大地母亲般的慈爱与深沉。除了亲人的爱之外,是大自然给我上了第一堂生命之课,让我感知到万物有灵,懂得了静默的力量,万物生长的美好,有了谦卑与善良之心,去体悟、热爱自然界的一切。
时光残缺了曾经信望天空的真纯,美好的记忆在脑海中渐渐的被定格存储,那熟悉的景物,在岁月的河流中早已被洗刷的陌生了。残留在手掌里的余温,在物是人非的凄凉中,也已随着记忆慢慢的冷却了。曾未经世事的年少之心,在浮华的生活面前,渐渐的由急躁变得沉稳。随着岁月的流逝,美好的青春在悄无声息中慢慢的消亡。人生犹如一场梦,生之百年,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的短暂而已。
思绪追忆间,已经炖好了猪蹄汤,当我把饭菜端到他们面前时,爸妈高兴的合不拢嘴 ,只是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那些年,那山,那水,那虫,那鸟......,那些记忆中的风景终将在四季轮回中消声遗迹。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父母的心爬上了他们的脸。
2017.12.31
陕西省城固县向日寺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