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这首诗,有人认为是秦国没落的贵族,感慨自己的生活不如往昔;也有人认为,这是贤士发牢骚,讽刺秦国国君未能尽心对待人才,不能始终如一。两说皆通。
第一节,“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呜呼哉,我曾住广厦大屋一间间,如今每顿饭都没有剩饭。哎呦哎,远不如从前!
第二节,“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呜呼哉!我曾每顿吃四簋佳肴美味,今天却每顿吃不饱饭。哎呦哎,远不如从前!
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这里指诗中男子曾经的生活待遇。於(wū),感叹词。夏屋,一说大屋子;一说大食器。于嗟乎,叹息声,如同今天的“哎呦哎”。承,继承。簋(guǐ),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
本诗的特点就是感叹词的连用,先是“於我乎”,想到昔日和如今的待遇差距之大;然后是“于嗟乎”,感慨今不如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唉声叹气的人发牢骚时的神情。
诗经专题第134篇,总第134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