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和核心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中国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区分和割裂主体和客体,或者是主观与客观。
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的是道,道是浑然不分的,是自然一体的,是生灭不息的。道不远人。其实,按照中国思想家们的理解,道并不是在人心之外,而是在人心之内。这就是所谓的心道一体。这也就是心性论的思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6548072/e8f5fa707383703a.jpg)
人对道的把握并不是到人心之外去寻找。所谓的道,就是人的本心。但是,在人的现实生活中,人却常常会蒙蔽了自己的本心,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放弃了自己的本心。例如,人会受到自己的欲望驱使,人会受到自己的贪念引导,人会受到外界的刺激干扰,人会受到外界的多种引诱。从而,人就会随波逐流,人就会得过且过,人就会见利忘义,人就会泯灭良心。这就会偏离正道和误入歧途。
人的生活,更进一步地说就是人的心理生活,实际上都是寻找和追求意义的生活。对意义的理解,对意义的把握,对意义的创造,就是人的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建立在人的意识觉知的基础上,是形成和发展与生存的体验和生活的创造。或者说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和创造。
人可以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生活所赋予自己的意义,并按照这样的意义来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生活。这个也就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适应。人还可以在心理上改变自己的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并创造新的意义来赋予和充盈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创造。
所谓的创造则是人改变自己生活的环境,改变自己的现实境遇,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建构自己的生活环境,建构自己的心理生活。因此,人就可以进而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在中国的文华传统中,是我与物的同一,是心与道的统一。人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开始经历了逐渐地能把自己与外界、与环境、与社会、与他人分离开的过程。这是人的成长历程,这也是人的成熟过程。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也容易把自己所分离的对象看做是自己的对立面,是自己要征服的对象,是自己要占有的对象,是自己要利用的对象。那么,人也就孤立了自己、隔绝了自己、膨胀了自己、放纵了自己。
实际上,在人的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消除我与物的分裂,就是促进物与我的融通。这就是中国文华传统的核心内涵。中国文华传统的核心内涵是强调统一和谐的文化,重要的不是征服和占有,也不是索取和利用。恰恰相反,最为重要的就是和谐统一、融汇融通、容忍容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