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从不发火,是真的,苍鹭。我不跟人生气,我不责备别人,也不训斥别人或是挑毛病。实际上,情况通常正好相反,我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优点,还鼓励他们。这么说显得我弱了点,我知道,可这就是我。”
“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后都让你显得愚蠢,让对方占了上风,让你感觉又变回小时候那个可怜又弱小的自己,到底是纯属倒霉,还是因为你用某种方式和对方共谋了这件倒霉事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讲到,“亲爱的,外边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映射”,即你的”需求“造就了你的经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用一个新的词语解释了这种重复的需求模式——“自证预言”,跟着蛤蟆先生的故事,看到这种模式的运作方式时,内心有很大的触动。
一个人的习惯,是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造就的,生活状态也好,心理也好,长大成人后看似有了成熟的思想及行为模式,但很多时候,遇到事情时,都是我们的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我们总是在重复一些不好的心理暗示,等它发生了,以此来证实自己的预期,循环往复,有些人总是感慨遇到同一种人经历同一种恋爱模式,有些人总是习惯“受害者”的角色,有些人总是疑惑“为什么我喜欢的人总是不喜欢我”,然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就是这样的人,这是我的命。
书中说:‘自证预言’的意思是,我们会控制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我们会确保自己的世界和预期的一样。
就是这样,我们通过自我的感受去猜想他人的想法,“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他这是在敷衍我,他一定是讨厌我,他总是这样让我必须听他的……”然后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猜测,去配合他人的模式和习惯,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怀疑,我们‘选择’了悲伤,我们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这就是在玩心理游戏,我们为此消耗自己的情绪,苦不堪言。
理解了这样的行为模式,我有点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了。不会提需求的我,内心深处总觉得不应该麻烦他人,如果对方觉得你麻烦,就一定会离开我,所以习惯了任何事情自己完成;一开始就预设了遇到的人不会真正留在我身边,所以总是想到万千种离别的场景,希望靠近,却总是疏离。
突然看清一部分自己,忐忑也欣喜,忐忑不想要人生变成这样一场“自证预言”,欣喜还来得及破除这种重复的思想和模式。
如此,更要活得真实一些,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打破从过去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成为鲜活的自己甚好。
反之,我们可以让人生变成一场积极模式的“自证预言”,同样,这是你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