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里的奋斗

作者: 沉水心篆 | 来源:发表于2019-07-09 13:29 被阅读29次

    二零一八年秋天,一个可以在郊外走马调鹰的日子里,我到了北京,来到向往已久的中国国家图书馆。

    简约、宁静是我从地铁站出口见到建筑时的第一感觉。坐落在“中国硅谷”附近的中关村旁,它的低矮庞大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不对周围遍布着的火柴盒式建筑风格的高楼刻意迎合,反而给这块区域增添一份静谧、厚重。整座楼塔以蓝灰色为主色调,让人不知不觉中沉淀、坠落,降至土地最深处,灵魂最远处。

    单是至简的外观就足以令人产生饱览先贤古籍的冲动,外在环境的感发力是不容小觑的。但真正走进国图中去,去看见和自己同样的生灵在其中埋头苦读,看见国图里的人儿为着理想明天而奋斗,自身内在的学习热忱与国图大环境的学术氛围就像磁铁的南北两极产生共鸣。

    明亮的暖黄色灯光下,几个大矩形不断往深往下缩小。每个进入学习的人都在公众视线内,无形中形成一种视觉督促,“看,大家都盯着呢,可得好好用心!”虽然目的或多或少有些许不同,但汇集于此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却有着共同的奋斗渴望­­­­­­­­­­­­­­­­­­­­­­­­­­­­­­­­­­­­­­­­­­­­­­­­­­­­­­­­­­­­­­——为着一个丰盈而充实的人生。

    有人面前堆着几本大部头,沉迷的在本子上刷刷地记着什么;有人电脑、平板、手机齐上阵,满屏程序;还有人就单单拿着一本薄薄的书细细的翻看。世间太多种选择,太多种诱惑,但是为着自己的追寻,这些人毫无保留,忘我排他。

    对着一个用三本厚厚工具书垫起笔记本电脑的年轻女子,我忍不住偷偷拿起手机将她了拍下来。她头发零碎地披散在肩上,因变换动作、姿势而垂下的发丝遮住而视线被随意地搁置到耳朵背后。同样被颈椎病痛缠身的我一眼就心神领会她如此抬高屏幕的奥秘——这样不需低着脖颈,损伤颈椎。

    长期伏案、不合适的学习姿势让我的脊椎出现严重劳损,神经在头皮两侧结起了痉挛引发偏头痛甚至还有时不时发作的眩晕。有时候从上到下,从脖子到脊背的酸痛麻胀让我坐立不安。一想起在如今这个时代做什么都要低头,查资料要低头对电脑、看书要低头、用手机要低头……我就越发觉得未来是灰色的。

    这样差的脊椎状态让心疼孩子的父母甚至劝我休学一年,回家好好调理或者是浑水摸鱼只要四年大学毕业后拿到一纸证书就好了。他们不肯让我咬牙受苦。但是今天,那女子让我想起“假如生活以痛吻我,我将还之以歌。”看见她想尽办法也要学习,我想如果我能挺过,就有可能结束一条被规划好的道路,能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能找到更多与我相似的人,去证明自己所憎恶的事物------那些将自由与热情困住的事物中的不合理性;或许就能证明,即使经过了病痛的折磨,血液中也能沸腾起让我热泪盈眶的力量,这力量有关梦想有关青春,是叛逆着不肯屈服的初心。

    更何况,我不是一座孤岛。爸妈四处找寻对脊椎好的吃穿用度,各种神器;宿友得知我眩晕发作后放下社团中拖欠已久的工作陪我去医院;同学在得知我脊椎不好时提出帮我分担社团班委工作;推拿医师每次在我疼痛时打去的电话中耐心的对我说着注意事项…..身边人的陪伴与鼓励温柔而细致地把那个敏感而脆弱的我包裹起来,我或许曾跋涉于黑暗,但周围人点亮的灯光使我不畏黑暗。

    用眼睛和心默默地记录着发生在国图的一幕幕,离开北京,对故宫、圆明园、天安门的映像渐渐淡化,唯有国图中的场景被铭记下来。我想,正是因为这股力量,这些同行者,我将不断努力。

    很喜欢泰戈尔的比喻,他说图书馆是锁住茫茫大海千百年的惊涛骇浪,使之像甜睡的婴儿一样悄无声息的静穆的海浪。

    进入国图,仿佛伫立在千百条道路的交叉点上。有的路通往无边的海洋,有的路通往绵延的山脉,有的路向幽深的心底伸展。但无论哪一条路,我明白自己都不会是只身一人。跨越南北,横渡海洋,总有人与你一道,为着心中的晴天而向阳奔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图里的奋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rx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