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各大平台上,不时有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讨论,甚至有“父母皆祸害”之说。美剧的犯罪题材中,关于罪犯的背景与心理特征调查中,原生家庭重要的参照指标。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真的是那么具有决定性吗?只有好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健康成功的人士吗?自己的一切失败都要怪原生家庭吗?
我看未必。
诚然,好的、符合世人标准的原生家庭确实能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坏的、甚至是充满罪恶与堕落的原生家庭真的也会让入陷入泥潭不可自拔。
但是,如果一个人,自己没有学习的动力与方法,坐躺在原生家庭这块底色板上不动弹,那么,再好的原生家庭也不能荫庇你一生,参见“富不过三代”;反过来,恶劣的原生家庭也会让你重走父母的老路,参见“老鼠儿子打地洞”。
一个人如果自身具备了想要改变的欲望与悟性,吸收原生家庭的积极面,加上后天的学习与努力,是有可能挣脱原生家庭给定的那一片天的,不是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个好的原生家庭。人们都不知道马云、王健林们的父母是谁。
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有一个算不上好,可能也算不上坏的原生家庭。如何从父母身上汲取到力量,开辟自己新的人生?
稻盛和夫在这方面可以做我们的榜样。
大家对于稻盛和夫可能已经比较熟悉了,毕竟他已经是影响世界的实业家、哲学家。他是两大世界500强企业的创办人,是日本“经营之圣”。他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功,是因为他有一个优裕的家庭,并有一对厉害的父母么?恐怕不是的。
稻盛和夫的原生家庭并非十全十美。在他的《母亲的教诲改变我的一生》这本书中,我们知道,他出生在日本鹿儿岛城山的一个叫药师的小镇上。父亲保守谨慎、固步自封,母亲忙于生计、忙于照顾十一口人的大家庭,他们都对他疏于管教,以致于小和夫要靠哭泣整整三个小时的无赖方式,才能吸引来母亲的关注。
但稻盛和夫在这本书里,深情地写到:“母亲的教诲深入了我的骨髓。”
母亲对他有言传,更多的是身教。
稻盛和夫回忆说:“父母都只有小学文化,教育孩子不是靠知识学问,一切都是心的教育。”
稻盛和夫的父亲畩市是一个小印刷厂主,他沉默寡言,保守固执。从不冒任何风险,稻盛和夫却从他身上学习到了做事可靠的风格。
而母亲纪美,虽然忙于各种生计和照料家人,并没有分出更多精力在小和夫身上。和夫依然敏锐地学习到了母亲的善良、勇敢、刚毅等品质,并继承了母亲的商业眼光。
稻盛和夫的父母从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们:“同情心很重要哦!”“要对人善良哦!”他们只是一直在这么做。小和夫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父亲和母亲刚成婚时,随着他们住的父亲的小堂弟被人欺侮,父亲选择隐忍,而母亲勇敢地拿着一把木刀冲进了对方家中。每当想起此事,稻盛和夫内心的激动都会不自觉地涌出。
父亲的慎重、母亲的进取都给予了稻盛和夫前进的力量。他的这本书虽名为《母亲的教诲改变我的一生》,实则是他对父母两个人的深切怀念。他感慨于幼时母亲的教诲,奠定了他的人生哲学,让他在人生转折点总能选择正确的道路,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从《母亲的教诲改变我的一生》这本书里,我们固然能感受到一个勤劳、善良、勇敢、敏锐的母亲对稻盛和夫的影响,更能感受到稻盛和夫本身的积极取舍。
稻盛和夫在八十岁的时候,仍然在轻声呼唤母亲,这其中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内生力量,否则,父母给你留下再多的遗产,你也难以做到念念不忘的。农村老话说得好,“儿要受惯”。意即对他好,要他本身值得,否则只能惯出一个脓包。
父母也许是天,但成事终究要靠个人。衣市与纪美对孩子们一视同仁,并没有单独手把手地教小和夫这么做或那么做,是小和夫自己,汲取了父母行为处事积极的方面。是以,稻盛和夫兄妹七人,也只得他一人突出。
不是所有的一切失败都要怪原生家庭。至少,我们可以选择,不要让原生家庭成为你的决定因素。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论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还是精神意义上的自我圆满,更多的取决于你本身。
当然,作为父母,确实也该作出积极榜样,但至于能否让孩子们像稻盛和夫那样充满感激与怀念,那真的只能尽人事,看孩子悟性了。
网友评论
比如我
我的前二十岁都是在爸妈吵架打架的阴影下长大的,且最负能量的就是我妈,期待天上掉馅饼,二十六年了,工作换了N+份,每份工作不超过3个月,今天打电话给我又说那工作不好,别人欺负她……这种电话我都听得麻木了。
在二十岁之后的生活里选择远离她,以她为反面教材。
如今的我自己买了房子车子也将自己嫁了出去,现在过得也挺好的。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出生的命运改变不了,但后期的命运怎么样,就看个人的修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