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蔡枫华的单曲《一代人》:http://music.163.com/song/68483/?userid=1395108807(来自@网易云音乐)
你的朋友圈是怎样的呢?你经常发朋友圈吗?你觉得朋友圈给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这代人,不可避免地出现这类矛盾,社交恐惧的现象,其复杂原因之一便是其背后是广阔的社会发展的进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7063057/5b8d8d675786c996.jpg)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一个人在某一个时间段的生活活动的特征,都会有极其复杂的形成原因。但是不可否认地是,性格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重要原因。而影响性格更多的是个人的成长,从你出生那一刻开始,之后的人生道路,每一分,每一秒都影响着你。你的童年经历,每一个人的经历是不一样的。也许你长大之后会对别人的经历嗤之以鼻,我们有时候会认为别人的朋友圈是在矫情,有时候会认为别人的往事经历是不可大书特书的,有时候认为自己这样子都没有说什么,你反倒在这里矫情了。有时候我们都是这样想别人,说不上优越感,但是总是有一种感觉在作祟。
没有办法,这是人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于有关心理问题的心理学知识我不是很擅长,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也许都会让我们的为人处世变化颇多。
我以前初中有一个同学,他想写一本书,写他的过去,写他的往事,可是我当时的感觉却是:这有什么,你的经历有什么要写的,我经历的往事比你苦多了。现在想来,殊不知,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这无法比较。这种心理现象放在朋友圈里比比皆是。
当我们发现一件想分享的事情时,刚开始想要分享在朋友圈,可是在再三犹豫之后,还是选择不发,这是社交过程中很普遍的现象。
其实朋友圈只是一种象征,本质意义就是连接你跟你的朋友的一种平台,是一种分享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我放了一点东西在上面,我的朋友们都可以看到,但是看客的感觉却不都一样。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的确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7063057/43aafa2594086a6e.jpg)
今天文学史课堂上,老师讲了苏轼,老师说苏轼也是她最喜欢的一位人物,苏轼同样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古代作家。他是文化史上一位罕见的全才,诗词歌赋文就不必多说,工程师(西湖苏堤)书法家(寒食帖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绘画家(竹石图)烹饪美食家(东坡肉)酿酒家,政治家等等。
最可贵的是他那乐观的人生态度,老师刚开篇就不同以往先讲述作家的生平的习惯,反而赠送给我们苏词《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娓娓道来的讲述,难免就会有感慨万分,在这时,你就会想发朋友圈,分享一下我喜欢的这一位作家。但是耽搁了半天,也没有发出去。
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思绪,在以前没有微信的时代,我们不知道该分享在哪里,但是现在有了这个平台,可是有一部分人却不知道如何融进去了。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至少是这一部分人的心酸。
我们这一代人,现在已经长大,有些人整天怀念童年,感慨以前没有网络的时代,摇蒲扇,看肥肥的电视,看大风车动画乐园喜羊羊黑猫警长西游记哪吒传奇还珠格格等等;还有些人不怀念以前,反倒在各种平台向往未来,朋友圈里面的生活十分幸福;更有些人默默无闻脚踏实地……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不是最新的一代人,在社会里面,我们已经成为次时代的人物,最新的一代,是零零后,当然还有一零后,但至少目前还没有进入社会。
改革开放四十年,前二十年中国迅速发展,后二十年繁荣富强,我们这一代九零后就夹在中间,既享受到上个世纪残余的古朴,又可以感受到如今新科技的强烈冲击,所以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社交矛盾。
有一点扯远了,但是在朋友圈平台所呈现的社交现象,的确是这一代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我们该怎么解决?或者不需要解决?该去往何方?要去何方呢?我们怎样才能够将自己融进即将进入的祖国的2020,积极参加祖国未来的建设,是我们这一代尤其是九五后要思考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063057/f37338f98373067e.jpg)
顾城写过《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的黑夜过去了,光明到来,旭日东升。
我也有《一代人》,文笔粗鄙,仅供汝多瞥一眼即可,不必大惊小怪。
![](https://img.haomeiwen.com/i7063057/81d50f683d607bf2.jpg)
《一代人》
赤日给了我炽热的手掌
我却用它来寻找斜阳
日上三竿,中午就到了,下午的斜阳的凉爽还会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