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哲思
从《论语》中浅淡读书之———文质彬彬

从《论语》中浅淡读书之———文质彬彬

作者: 合之 | 来源:发表于2020-07-12 12:41 被阅读0次

    一,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中的这段话经常会失了正解,很多人认为文质彬彬是形容一个人文雅有礼的样子,事实上,孔子的本意不然。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这里孔子是在讲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言行的一致性。

    如果一个人的学问出众,但是其内在品质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准,那就不能被称为君子。

    如果一个人内在品质很好,但外在的言行很粗野,也不能称为君子。

    如果说“质”是人们原始朴素的内在品质,那么“文”则指一个人接受文化教育,在读书中明理,明性的过程。

    二,

    “质胜文则野”,人如果不读书明理,完全顺着原始人的本质那样发展,文化浅薄,则流于落后、野蛮。

    学问,不是文学,它不是呆板的知识,而是做人的根本。

    学问是不断指引方向的智慧明灯,它应该和一个人的纯真本性同频共振。

    著名的思想家培根有一篇文章叫《谈读书》,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除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让我们学会如何做人。

    一个人的待人处事风格、性格的养成,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最终志向的树立,这是人生的基底,是成长的方向,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我们都不能得过且过。

    读书对这些方面的影响,远远超过习得的固定知识。

    读书,教给我们的是智慧,不是投机取巧的术,也不是哗众取宠的炫。

    三,

    “文胜质则史”,是说一个人以为自己懂得多了以后,渐渐地失去了原来朴素天真的本质,变得机巧而虚荣。

    最高处其实是最平凡处,最平凡处也是最高处。

    俗语说:“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也就是说“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真到学问深的时候意气就平了。

    所以爱发表意见的,有一点境界就问就说的,往往不是真正有学问的。

    知识智慧真到了一定程度,天地间没有稀奇的事,最稀奇的事是最平凡的事,所以“进知者亦无言”。

    千古文人相轻,这是千古以来读书人的通病,有些人书读的多了,反而失去了心底那份本性的天真。

    所以,当一个人安身立本的心灵基础没有建好的时候,拥有的越多,就越是一种负担。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个根基先打起来。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当你用拥有的任何东西———比如知识,作为手段来彰显比较,打击别人,沾沾自喜的时候,那就落入了“文胜质则史”的地步,也就称不上是一位君子了。

    南怀瑾曾引用一首诗,讲到文人的夸夸自大之心:

    “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唯我乡,我乡文章数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

    兜兜转转,真可谓此心昭然若揭,读了不禁莞尔。

    四,

    读书,是为了成为一名君子,然后相应的,再有所作为。

    家长们一定不要把孩子造就成书呆子,书呆子也是无用之代名词。

    文质彬彬,文也发展,质也不要丢,日日进步,活泼泼成长。

    我们可以看看古今中外,有几个第一名的状元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宋朝有一个文天祥,唐朝有一个武进士出身的郭子仪。只有一两个比较有名的而已。

    近几十年大学第一名毕业的有多少人?对社会贡献在哪里?对国家贡献在哪里?一个人知识虽高,但才具不一定相当;而才具又不一定与品德相当。

    才具、学识、品德三者兼备,这就是孔子所讲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而品德,更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也就是所有外在的根基。

    拥有怎样的心,就拥有怎样的道德,就会表现出怎样的语言及身行。

    一个人的质与文应当是一致的,都应该是由心而发的呈现,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文质彬彬是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君子之道。

    一个先天朴实无华的人,再增益圆润光洁的知识打磨,必定会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论语》中浅淡读书之———文质彬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mg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