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之道”?郭店楚简说,人之道就是人性。那么,什么又是人性呢?人性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不教而有的天性。具体地说,也就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人性原本深藏于我们的生命体内,在受到外界外物影响的时候,人体就会表现出反应,如喜、怒、哀、乐等,这种性一旦表露出来,就称为“情”。儒家主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因为“四海之内,其性一也”,人性是相通的。
从商朝的把人不当人,到周公提出要尊重人,再到儒家提出要尊重人性,不仅要把人当人,还要尊重他的喜怒哀乐,这是对人性的尊重,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但是,人性也有弱点。因为人跟动物一样,均来自动物界,于是动物性与人性,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如动物性中的贪婪不加以节制、掠夺、残暴、争斗、不守秩序等,人性中也有。
因此,如果过分地强调人性得自天命,过分地强调它的合理性,不许对它有半点限制,那就是将人性等同于动物性。所以儒家认为人性不能放纵,人是动物的灵长,人应该对自己的性情有所把握。有些人很欣赏“性情中人”,但也要看场合。如果人人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只在意自己的真性情,甚至总是凭一时性起来为人、做事。那秩序会被打破,社会就会乱套,人性会泯灭。所以,儒家才认为,人的性情要用理智来把握。
可是,这个把握到底要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句话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人的性情的度,要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样的境界,这就是中庸。
《中庸》的第一句话就是“天命之谓性”,接着是“率性之谓道”,接着又说“修道之谓教”。也就是说,既然人性有弱点,任何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能做到不偏不倚,而且任何事都不偏不倚,一辈子都不偏不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通过“教”来修正人性,调整偏颇。这个教就是教育!教育的手段就是“礼”和“乐”。礼维持秩序,乐调理身心。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也就是说,在受到外物的影响之前,喜怒哀乐本没有偏颇,处于中立的状态。一旦受到外物的影响,喜怒哀乐被诱发出来,依然能达到恰到好处、合于道的要求,这就是“和”的境界了,而和是天下最大的“道”。
所以,人的情感不能大喜、大悲、暴怒,也不可怠惰、儒弱、冷酷、无情,要努力修炼达到“大中至正”的境界。这样,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文明时代的人,一个脱离了动物性的人。
所以,“礼”可以规范人的行为。
注:“郭店楚简”——1995年,湖北荆门郭店乡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楚国的儒家文献,由于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被称为“郭店楚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