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一个妈妈群里听到抱怨,说孩子如何不听话,把自己气得内分泌都失调。老人们也都说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育,养一个比以前养一堆都头疼。
记得有一次出门,看到一个老人抱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孩子。那孩子胖嘟嘟的,老人看样子累得不行了,就跟孩子商量:下来自己走路好不好?爷爷累了抱不动了。那孩子把小眼睛一瞪,小嘴巴一撅答道:就不下,谁让你不给我买那个玩具,累死你! 听听,这分明就是一个小祖宗。
确实,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叛逆,常令家长们苦恼不已。但也并非全都如此,看看这家的孩子,你就知道原来孩子竟然还可以如此懂事和自律。
说的这一家就是我哥家,他家有三个孩子,每次去他们家,都让人倍感温馨。他家的孩子都很懂事,学习从来都不用父母操心,小的学习全由大两岁的哥哥管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和谐融洽。
看到他家的孩子,你真的会感叹孩子怎么可以教育得那么好,他们是不是都有很高的文化呢?怎么可以做到这些?现在,让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吧。
先说文化水平吧,我哥和我嫂文化水平都不高,都不是大学生。嫂子以前做房地产,有了孩子以后,就没有出去上过班,长年呆在家里照看孩子,做家务。我哥做的是心理咨询和自闭症儿童训练,经济条件也不算很好。
所以,这个从各方面看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是有一点和别的家庭不同,他们全心全意为孩子创造很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氛围。
记得以前在广州的时候,有一次去他们家。那是一间租来的出租屋,里面挺简陋,但是一进去就让人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只见大厅的墙壁上用油漆喷刷着两个英文单词:Love、Hope。有爱有希望,让人看了倍感温暖。
大厅里还有一个书柜,里面装满了书。据说那些书我那个大侄子几乎都看过了,其中《史记》就看了好几遍。大厅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从体育、艺术到学习的全都有,可见孩子也并不是书虫,德智体全面发展。
孩子们放学回来后,进门看到我,都非常有礼貌的向我打招呼,然后兄弟两就开始玩玩具或者看书,没有一个去打开电视看的。就是想要看电视,他们会先征求父母的意见,也只是有选择的放一些英文DVD动画片来看,到父母规定的时间了就主动关掉电视。
晚上在他家吃饭,吃饭前嫂子会引导全家做祷告,说一些感恩之类祷告语。孩子们也都很听话耐心的照做,做完祷告才可以动筷吃饭。这一家子全都是信基督教的,孩子们从小就开始背圣经。
后来我想,这样做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是孩子慢慢就学会了感恩。再一个,这也是一种吸引力法则,天天祈祷说一些好的愿望,说多了慢慢就会真的实现了。
饭后,哥哥开始带领弟弟一起写作业,并负责指导监督,他们的父母则坐在旁边看书学习。孩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会来和父母一起探讨。这一点非常重要,父母不会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看电视或玩手机,而是以身作则,自己也去学习,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所以,为什么很多家长都说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写作业,一天都是想玩手机或者看电视。你让孩子写作业,自己却把电视打开或者津津有味的玩手机,那孩子能听你的吗?你不妨把手机电视都关了,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一定非常开心。所以,给孩子营造好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哥哥家教育孩子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让老人参与教育孩子。如果有老人在家,他们会事先和老人说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比如,有孩子在家的时候,老人一定不可以打开电视看;孩子做错事受到惩罚的时候,老人一定不可以袒护。这样就不会造成教育上的混乱,孩子明白的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我想,很多家庭孩子之所以教育失败,大多跟老人参与到家庭教育有关。父母都孩子都比较严格要求,但是,所有的标准到老人那全都失效,老人会无条件的宠溺袒护孩子,这会让父母的教育大打折扣。
还有一点,哥哥和嫂子从来不在孩子们面前发脾气,即使是被孩子们气得不行,也隐忍着。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跑到卫生间或者房间去呆一会,等气消了才出来和孩子好好沟通。
情绪的控制非常重要,父母的平和会带给孩子安全感。没有人愿意面对情绪失控的人,就是成年人,面对一个孩子无休止的哭闹也会引起内心情绪的波动,何况是未成年人面对自己最信任亲近的父母呢。
而且,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发脾气,那么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他们很可能也会养出坏习惯坏脾气,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面对。
所以,学会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的孩子,他们所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比那些动不动就朝孩子发火的父母更加理智,更能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就这一点,已经完胜了很多不会管理自己情绪的孩子。
最后是陪伴和尊重,哥哥和嫂子赚的钱都不是很多,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出去赚更多的钱,而是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和孩子度过更多快乐的时间。
孩子年纪越小,就越需要父母的陪伴。呆在父母身边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心智更成熟,性格也更平和。而那些从小就离开父母,被隔代扶养的孩子性格会更加孤僻,更没有安全感,有的甚至会患上孤独症。所以,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这绝对是最长情的告白。
同样,对孩子的尊重也非常重要。哥哥他们从来都不会强迫孩子去干什么,而是和他们讲明白道理以后,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家里有什么事也会有选择的和孩子商量,让他们参与进来,增强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在他们家,孩子主动帮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
所以,不同的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不同的孩子。家庭环境就像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只有好的土壤,才能让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