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乘入楞伽经摘录
一
外实无有色, 唯自心所现;
愚夫不觉知, 妄分别有为。
不知外境界, 种种皆自心;
愚夫以因喻,四句而成立(实有外境)。
智者悉了知, 境界自心现,
不以宗因喻, 诸句而成立(实有外境)。
二
色性无所有, 瓶衣等亦然;
但由分别生, 所见终无有。
无始有为中, 迷惑起分别,
何法令迷惑? 愿佛为我说。
诸法无自性, 但唯心所现,
不了于自心, 是故生分别。
如愚所分别, 妄计实非有,
异此之所有, 而彼不能知。
诸圣者所有, 非愚所分别,
若圣同于凡, 圣应有虚妄。
以圣治心净, 是故无迷惑;
凡愚心不净, 故有妄分别。
若能观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刹那幻化之法,并非独自存在的客观实体,全都是平等一如的主观感知觉影像相,其性本空皆不可得,那么:
慢慢就会不再追逐执取感知到的相了,心境就能逐渐趋于清净、平和、稳定。同时,也在熏习累积消解我法二执无明的菩提种子。
这就是随顺实相,能令现前与当来都得真实利益的实修之法。只要安心观修体会,就会对大乘正法生起决定的信心。

我们看见的只是主观影像,不是客观境界这件事,当下就可以实证——眯起眼来就模糊;闭上眼睛就消失。其它感官的感知境界也同此理。
主观境界之外的“客观外境”,没人见过,是人根据主观影像得出的猜测,只是个妄想。大家之所以都认可所见就是客观境界,恰恰是种集体心智障碍的体现。这种障碍导致了对觉者佛陀说的道理总是难以理解。
其实对于大家猜测出的客观外境,之所以觉得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是由于背后有自动运行的内容——潜在的心识记忆信息在自动现行。这自动现行的心识记忆信息都是认为实有人及法的信息,故而本为心识境界的现行,就被感知成了客观实有的人法境界相。
由于只要有类同的记忆信息在现行便能感知到貌似一样的境界,故而这貌似的境界就被大家共许为了心外客观实有之境。同时这种共许又强化了各自的无明糊涂认知——有了啦啦队的加持,即便犹豫不决的疑问,立马也会成为世间确切的“真理”。
正是在这种持续不觉的无明糊涂观念的加持下,刹那幻化的生死轮回大梦才得以持续不断地幻现着。想要觉醒,就要从熏习正法化解无明错觉记忆信息这一根源上下手才行。
关键性的一步
https://www.jianshu.com/p/2b4ca6fb269b
教法是可以学明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