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有个故事,它非常有趣!”
如果说是否还记得小时候语文书里的文章,我想那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或许会更让人印象深刻。提起小学课本里的“刷子李”,中学课本里的“泥人张”“好嘴杨巴”,至今我都能感受到在那时,它们就如同乏味课本的另类,用激动的语调和独特的趣味打破了课堂原本的枯燥。多年后,你不一定记得有什么大家名作影响了你的世界观,但很有可能会脱口而出一句“哦!有个故事,它非常有趣!”
倘若废置,岂不可惜?
《俗世奇人》就是这样的作品。它是冯骥才先生创作的短片小说集,以天津卫水陆码头为背景,记录了近百年来听闻的奇人奇事。语言半文半白,夹杂着天津方言,又融合相声风格,颇具特色。每位奇人故事独立成篇,传神精炼,各不相同。到今年为止,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已经出版了三个版本。2008年版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共推出18篇小说。2016年版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旧版基础上增加18篇新作,并独家收录了冯骥才先生手绘的39幅生动插图,谓之《俗世奇人(足本)》。202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出版该书,在旧版基础上又新增18篇新作,共收录54篇小说,是迄今为止“俗世奇人”系列创作最完整的版本,谓之《俗世奇人(全本)》。
天津卫码头地理位置特殊,联络南北、沟通东西,集五方居民于一地、汇各类性格于一处。又因是燕赵故地、且靠近旧时皇城,“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各类“怪异人物”诞生于此,“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不断的续写,不是生拉硬凑、刻意为之,正如先生自己所说,戏台已经搭好,奇人之戏也已开场,再冒出的奇人自然也想“蹦”上去,“各个标新立异,又执意太强”,先生怎好“谢绝”呢?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奇人妙事,闻若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
是天津的故事,更是中国的故事
如若“废置”,是故事的可惜。正骨医生苏七块、古玩行家蓝眼、粉刷匠刷子李、宁波商人冯五爷、包子老板狗不理、十三不靠汪无奇等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天津民间奇人们汇聚一堂,性格迥异、各有所长,故事丰富、各自经历,没有最奇、只有更奇。冯先生是个精于“讲故事”的人,笔下的“奇人”各个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讲述的“奇事”引人入胜、娓娓道来。天津特色方言和相声风格的融入,更是让每篇故事都亲切饱满、颇具风情。人人都爱听故事,因为故事有趣、新奇,还因为故事源远、悠长。在《俗世奇人》这一载体上,历史的人物带着特色绝技向我们走来,带着中国传统的民俗民风向我们走来。冯先生的故事是历史的故事,也是现代的故事;是天津的故事,更是中国的故事。
文学是最熟悉的、最触及心灵的
如若“废置”,是文学的可惜。《俗世奇人》这部作品是朴实的,也是厚重的;是活泼,也是严肃的;是诙谐的,也是深刻的。酒婆是个“头发乱,脸色黯”的“老婆子”,她会把两角钱用绵纸、报纸、布纸一层一层包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块揣进怀里,就好像我们家里的太婆婆、外婆那样精心管理着为数不多的钱财。酒婆醉酒的样子,有点像喜剧,“上摆下摇,左歪右斜”;却又带点柔美,“悠悠旋转乐陶陶”,似“风摆荷叶一般”。酒婆每次走到路口能够醉意全消纯粹是因为知道卖酒的老板奸诈,掺了水的酒也就能让人陶醉那一小会儿。可是那次老师因老婆有喜而良心发现,卖了真酒,不知情的酒婆却因此丧命。“良心发现”好还是不好?如果一开始老板就是诚实的,也许一切就能相安无事了。《俗世奇人》不乏这样的内容,读起来轻松,读后发人深省,回味绵长。也许这类文学作品最大的意义便在于,以最亲和的方式带领读者进入其中,潜移默化之下让读者自然而然的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文学并非是神圣的、遥不可及的、被束之高阁的,文学也是最熟悉的、最真实的、最触及心灵的。
做个善良、快乐、简单的普通人
如若“废置”,是生活的可惜。《俗世奇人》充满了人情温暖和烟火气息。它是一种生活百态。奇人们或一身正气,或身怀绝技,或勾心斗角,或尔虞我诈,向我们展现的是一种真实可感的生活。生活有善有恶,有福有祸,是书中的世界,也是你我的世界。认识生活,是为开阔一种眼界,在大千世界里因为有知所以从容;是为培养一种情怀,擦肩而过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奇人”,感叹每一种精彩所以对生活满怀敬畏;是为修行一种品质,在万物糅合的境地中寻求一种心灵的安稳,事事有拿捏,做个善良的、快乐的、简单的普通人。
《俗世奇人》是特别的,它适合碎片化的浅阅读而不止于蜻蜓点水,它同样也适合静下心来、精花时间的深阅读而有所启迪。它可以是平淡中的一抹靓丽,也可以是繁华中的一抹清新,皆取决于你。冯先生珍惜,精心创作;读者珍惜,用心品读,那也就不必担忧“可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