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对0到3岁的孩子影响最大?也许可以从《父母的语言》找到答案。
本书作者
本书作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博士。
本书副标题
3000 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本书主要内容
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和她的团队发现,在孩子三岁前,父母对他们说的话直接影响其大脑发育。换句话说:父母的语言,直接塑造着孩子的大脑。
我们有句老话说“三岁看到大”。也就是说通过看一个孩子的三岁成长过程,就知道他以后的成就。当然这话有点绝对,但萨斯金德博士的研究后发现,似乎就是在揭示这句话。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三岁前,大脑会发育到成熟期的 80%左右,这三年里,使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条件是什么呢?是语言,具体来说,是父母的语言。
一个正在迅速发育的大脑,会通过听觉和视觉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把大脑比喻成一台机器,父母的言行就是在为孩子创造超级机器的过程。
详细内容
为了研究父母的语言的力量,他们找来 42 组家庭。其中处于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有 13 个,处于中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有 10 个,处于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有 13 个,还有 6 个家庭处于贫困水平。研究者将持续关注孩子们从 9 个月到 3 岁的成长状况。研究整整进行了三年。这三年中的每个月他们都会举行将近一小时的研讨会,整个会议的情况他们用音频和笔记记录下来了。
研究发现,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各个家庭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比如,孩子们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有了共同的文化认同。他们会引导孩子们说“谢谢”,询问孩子“要上厕所吗?”尽管家长们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但他们都想做正确的事,把这些顽皮的小家伙教育好。
研究还发现,每个家庭里面父母说话时使用的单词数量会不同。比如有的家庭花了至少 40 分钟的时间和孩子对话交谈,而有的家庭仅花了 20 分钟。比如在一个小时内,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孩子平均听到的单词数量是 2000 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单词仅仅只有 600 个。另外,父母对孩子的回应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在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父母每小时对孩子的回应有 250 次,但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每小时不到 50 次。就拿家长对孩子的口头批准来说,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孩子每小时会听到大约 40 个口头批准,然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口头批准只有 4 个。
研究还发现孩子早期听到语言的多少可以影响他最终学习能力的高低。不管这个家庭是富有还是贫困,语言环境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早期的语言环境才是影响孩子最终学习能力的关键,即,父母应该对孩子说多少话,应该怎么和孩子说话。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语言越多,语言能力会越好,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没有太大关联。
为什么什语言能影响学习能力?这得从我们大脑发育来说!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三岁时,大脑每一秒都会产生 700 ~ 1000 条额外的类神经连接。连接带来的影响让人难以置信,错综复杂的大脑回路便是大脑的构造,从而影响我们所有的大脑功能,包括记忆力、情感、动手能力,当然还有我们的语言能力。
但是,事实证明在最初的三年中,类神经连接的爆炸性丰富程度是非常大的。如果继续保留这样的爆炸性丰富度,那么大脑将混乱地超负荷运载着刺激因素以及刺耳的噪声。所以,通过一个叫作突触削减的过程,我们非常聪慧而稚嫩的大脑便开始削除那些不必要的类神经连接,淘汰那些较弱或是不常使用的,将那些常用的类神经连接微调为具有特殊专门功能的区域。
在这期间,当重要的类神经连接得到创造和巩固时,技能构建以及语言学习的潜力会变得尤为惊人。大脑将不会再有相同程度的神经可塑性,也就是应对不同环境的惊人的灵活性。但是,当机会减少,大脑开始删除那些不用或是很少使用的类神经连接时,适应性的潜在领域会在很大范围内缩减,从而做出新的付出与努力,比如,当你变老时,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会日渐感到力不从心。当你和孩子说的越多,大脑构建的语言相关的连接就越多。如果没有学会听,孩子就不可能学会说,读和写,就像没有学会走,就不可能会跑一样。
那为什么不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就不管了?因为电视里的人不会互动,导致了孩子虽然听到声音但不知道什么意思,也是连接过,但没有反复强调,导致学不会!大脑不是被动地学习语言,而是只在社会回应和社会互动的环境下学习语言。在婴儿与看护人的关系中,语言上进行你来我往的重要性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怎么和孩子说话才能最大化地激发其大脑潜能?作者介绍了 3T”原则法
第一个 T:共情关注
共情关注要求父母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等时机成熟,父母再跟孩子谈论它。换句话说,孩子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哪怕孩子太小了,听不懂大人的话,或者孩子关注的东西一直在变化,父母也应遵循这一条原则,即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这就是通过父母的语言来开发孩子大脑的第一步。假如父母不遵循“共情关注”原则,剩下的原则也不会发生作用。
第二个 T:充分交流
第二条原则要求父母多跟孩子交流。交流不能只是零星的话语。交流的目的是让孩子掌握分门别类的词汇,并学会它们的使用方式。
如何充分交流?
比如说讲述你正在做的事情。讲述除了能扩展孩子的词汇量,还能让孩子明确知道词汇发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即听到一个词语,就立马知道它所指的是什么东西或事情。洗衣、拧干尿布等父母再熟悉不过的家务,却能帮助孩子开发大脑。当父母在孩子面前说出这些单词,描述起每一项家务时,孩子的大脑同时也在吸纳父母的话,这有助于大脑的开发和亲子依恋的建立。
比如说少用代词。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能去那儿把那个带回来吗?”你很迷惑,到底要你去哪儿?拿什么东西?同理可得,称谓对孩子的词汇意识和认知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房屋”“车”“路”“比萨饼”,等等。
第三个 T:轮流谈话
轮流谈话要求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时轮流参与谈话。它不仅是亲子交流的黄金准则,还是 3T 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