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本性中,始终有三大非理性怪癖在作怪:
1.我们总是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
2.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会失去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对于损失有一种强烈的恐惧;
3.我们经常假定别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一样。
对号入座,基本都具备了,我对自己的所拥有的书籍有着强烈的“所有权依恋症”,不管我是否会阅读我都把他们当成心肝宝贝,所以这样的意识越强,购买机会自然也会大大提升。
我也能感觉到不管这样读书还是去买书,美其名曰藏书都是有问题的,买的越多越想看可是时间不可能有那么多,再说时间挤挤就有的也不可能24小时读书,像樊登一年读52本带领大家读书这个读书量已经够够了,有书的更新也是每周一本,我的读书量呢?试问自己:我消化了多少又有多少应用到了我的生活中给我带来了便利。
其实无论是实体书还是电子书我们都应该适当的学会定期清零。虽然我的书架不能算是对读书的一个展示台,上面陈列的也是我一直想读的书,可是很久没有更新了,上面还都是必读和要看的书目吗,我要打个问号了。我读书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我买书的速度,我不是那种对一本书从一而终的读者,往往开启了一本书的同时也会同时看其他的书目,所以我不能确切的说清楚我读一本书的时间,也许一周也许两周,像《心智探奇.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没准我会读一两个月,这样的书目不是小说我也做不到始终如一的兴趣,结合一点案例结合一点读书笔记,零零散散也要那么久了。
再回到我与我的书的话题上,我和他们的关系也许是我心智模式的外在投射。
这些书籍已经占满了我的时间和空间,当我看到喜宝的时候,脑中闪过的也是书… …我会在想我多久没有读教育类的书籍给自己充充电了… …看着那些躺着书架上的育儿书籍,我觉得对他们有一点愧疚似的…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概念——断舍离。它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艺术。简单来说:
“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多扔;
“离”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执迷于物欲;
其中“断”是入口,“舍”是出口,“离”是最终达到的各得其所的理想状态。通常人们会把“断舍离”理解为一套关于家庭物品的整理术。但是,我们要提高一个维度——它是一种日常的修炼:如何通过收拾东西,观察和修炼自己清零的心智模式。断舍离和普通收拾不同,它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
通过整理改变自己的过程有3步:
1.不断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发现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
2.通过审视,你关注的重心从物品转化为自我。你在对物品的整理中,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
3.把物品替换为你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把真实的自我固化到生活里面去,你的精神面貌会有所改变。
通过向外整理,改变自己的内在。
我一直认为只有当不愿意面对任务而拖延时间叫拖延症,原来杂乱无序的房间,也是另外一种空间上的“拖延”,无序可能也是一种浪费吧,想想我平时面对自己的书籍虽然有按出版社整理有分科整理,可是该到想起来急用哪本书的时候我依然还是不能很快找到,想想很郁闷。虽然面对书籍我不少因为忙到无力整理而是因为无力整理而忙,虽然我对断舍离有着另外,比如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着另外一种解读,我觉得工作应该高效简洁,但是对于那些书籍,我终究一生也难做到“断舍离”和“简洁”,无论是我的还是孩子的书籍我都依然会用心去保留,“职场”可以清零,能力需要与时俱进,“读书”知识难以清零,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对“书”看的过于重,虽然我也可以赠送也可以捐给需要的人,但是对待他们,我知道在占有他们同时,他们也在占有我。我依然享受这种感觉!
未来但愿我有一个大大的书柜可以把他们按序排列,我不大会从当下是否需用的角度去分析我的书去决定他们的去留,我会因书适宜,在合适的机会赠送过需用他们的人,所以我也不大会筛选我的书,当然啦,筛选去阅读还是需要的,就让他们与我相伴一生吧!
延伸阅读:
我们到底活在什么层次?
哲人说:人活着有两件事,忙着生或者忙着死。其实,人活着的方式并不是一样的,应该有三个层次:活着——体面地活着——明白地活着。
第一个层次:活着。这是一般层面上的生活或者生存。这种活着,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终日为满足吃穿用度而忙碌奔波。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养家糊口,每日担心衣食之累。纯粹为了存活下去而算计而忙碌。忙碌的结果是勉强果腹,甚至温饱是一种追求和奢望,小康就是遥不可及的理想了。就国情而言,处于这种境况的是我国的基本群体。
他们不是改革的受益者,而是牺牲者。在企业的转型改制的过程中,他们下岗了,买断了,失业了,自谋职业了。别无长项,只能逆来顺受,随遇而安,没有怨言也不敢有怨言,不去反抗甚至不懂反抗,他们拥有极强的生命力。“活着”的这个群体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他们处于金字塔底部,所占比例最大。他们如工蜂如蚂蚁如棋子,茫茫无数,辛勤耕耘,默默无闻,任人摆布。他们不是“人才”而是“人力”,不是“劳心者”而是“劳力者”。
在社会结构上,他们往往有也五八,没有也四十,有没有都一样,不为人注意,也不想为人注意。他们极其容易被遗忘。但是,他们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没有他们,整个社会便会陷入瘫痪,甚至灭亡。
第二种情况是不为生计担忧忙碌,甚至可以说物质生活优越。但他们只是生理上的活着,或只是一种事实存在。他们的生活是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什么爱好都没有,什么都不感兴趣,无所事事,无所追求。
这些人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混一天是一天,活一天赚一天,今天不问明天事;他们苟延残喘,没心没肺,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无谓。这些人往往自诩为“新潮”“前卫”“与世界接轨”,他们之中有些人极其容易沦为生事的根源,家庭的拖累,社会的渣滓。
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
体面是什么?体面是光荣,光彩,荣耀;体面是不卑不亢,得体大方,气质高贵。体面是不邋遢,不寒碜,不寒酸,不丢人,不尴尬,不委琐。体面不是衣着光鲜,不是雍容富贵,不是虚荣浮华,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体面是一种感觉,一种能引发自尊并为此惬意的感觉。体面不是“装酷”,不是张扬,不是炫耀,而是一种自信,一种从容,一种高贵气质,是尊严的一种外在表现及自然流露。
体面地活着,是庄重的活着,尊严地活着,有价值地活着,受人尊重的活着,遵守规则地活着。
最起码是有尊严,不恳求,不巴结,不累赘,不依附,能够独立地活着,不需要别人怜悯和同情,不需要别人特别的关心和照顾,更不需要别人的施舍与救济。体面与金钱有关系。但是体面不体面,根本上不在于有多少钱。换句话说,有很多钱不等于拥有体面,没有很多钱也不等于不体面。
常见报道,我国“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他们一掷千金,骄横跋扈,在国内国外的诸多令人齿冷令人汗颜令人作呕的种种表现,表明他们并不体面。
体面不体面,与身份高低无关,与光鲜华美无关,与钱多钱少无关,与形体相貌无关。富而不骄体面,官而不傲体面,贫而不卑也体面,残疾而不沦落也体面。
体面是高贵的。我相信,只要是正常人,谁都不会厌恶体面,拒绝体面,都想体面地活着。然而,活得是不是体面,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要考别人来评判。我想我们都能约束自己,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活得体面的人。
第三个层次:明白地活着
明白地活着属于精神层面的活着。就是有信仰有追求地活着,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活着。明白自己是谁,明白自己为何而生,明白自己的处境,明白自己活着的目的,明明白白地知道如何对待今天和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明白自己的最终归宿,不混混噩噩混日子。人总得有点信仰,总得有点追求。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没有信仰的人心灵肯定是空虚脆弱的,就像缺了钢筋的水凝土。有了信仰才能活得高尚,有意义有价值。
明白地活着就是有追求地活着。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有事业。每天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安排,并为此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斗。他们精神生活丰富,不浪费时间,不浪费精力,每天都做自己想做而又能做的事业。要想明白地活着,就要弄清楚“明白”的是什么。“明白”的是什么呢?归根结底,人生有两个根本的问题——“怎么活”,“怎么死”须要参透。参透了这两个问题,才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才能活得明白活出档次。古今中外活得明白的人当中,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无一例外,他们都有一双慧眼,都将这两个问题弄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并躬身实践。
生命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不可挥霍荒废的。明白地活着就能“流芳百世”,不明不白地活着就可能“遗臭万年”,混混噩噩朦朦胧胧地活着就要默默无闻湮没在茫茫空间而不留痕迹。我们好不容易活了一回,总得珍惜生命,活得明白一点。
【子墨•日课④】 断&舍&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