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因江苏某校军训期间一名大学生中暑身亡和陕西洋县某军校出现“吃泔水”事件,取消军训的言论再次引起热议高潮。那么军训到底该不该取消?
据南京栖霞警方北京时间9月7日通报,8月29日,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工作获悉:8月28日,南京技师学院一学生死亡。
经查,27日下午,王某某(男,15岁,南京市人,南京技师学院2018级走读新生)在军训后倒地昏迷,医院诊断为热射病(重症中暑),28日13时许王某某经医治无效死亡。
该消息一经报道引起广大网民关注,大多表示现在的军训根本毫无用处.而先前网络上流传的“洋县二中教官逼学生吃泔水桶内食物”一事,更是引起人们对现今军训教官教养的拷问。
同时@江苏校园事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要不要取消军训?”的投票,参与人数5万有余。
根据投票结果可以看出高达50%以上的网友认为应该取消军训制度。大多网民表示,军训太过形式化,没有实质性作用。
另外少数部分网友表示,军训不能取消,每一件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同时军训能锻炼意志,更能在艰苦环境下增强同学友情。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军训可以存在,但是教官素质仍有待提高。
一
什么是军训?我们需要把时间回拨到一百多年前去寻找答案。
1894年,甲午战场上,曾经被寄以厚望的北洋军被日军轻易击溃,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兵器不比日本差,人力还比日本多,可为何上战场的可用之兵却捉襟见肘?有识之士痛定静思,得出的教训之一便是:长期“重文轻武”的传统教育,使得国民特别是青年人缺失了近代基本的军事动员能力。
当时的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他认为应通过学校教育,训练学生行军、射靶、击剑、野外演习等能力,来增强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
此后的中国校园中,除了琅琅读书之声,也开始有了“一二一”的口令声。那时的国人有了这样的认识:军训能够锻炼学生身心涵养,提高国民献身殉国之精神,以增进国防之能力”的作用。
抗战爆发后,大量受过基本军训的学生参军入伍奋起抗战,他们激情澎湃、无问西东,相对于其他人,更容易融入军队,也更容易掌握先进武器和战法战术,因此很快能在各个战场凸显出来,并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二
诚然,如今的中国不再像以前的中国:国家富足,军队强大,逐渐远离炮火和硝烟的年代的青年学生,也感受不到军训的真正意义。那么......学生军训,真的有必要吗?
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水,迎接他们的第一课便是艰苦的军训生活,有些情绪并不奇怪。这种情绪会借助一些网上热点事件被放大。比如,队列训练时教官严格了一点,有人就会发出“培养奴性”的论调;甚至一次并不长远的拉练,在某些人看来也是“侵犯人权”……
以这样的言论,来否定整个军训,无异于因噎废食。
实际上,这么多人对军训的排斥以及不适应更加侧边反映了大家的意志力弱,身体素质不高,军训的必要性就更大了。
军媒表示:军训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必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明确: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三
最后,要说明一点“事无全是,人无完人。”军训当然也不例外。当前某些军训是存在一些矛盾问题的。每年我国都有2000多所高校、20000多所高中组织学生军训,参训学生数量巨大。加之军训时间高度集中,场地、器材、教官等训练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
由此而带来一些学校军训内容简化、军训时间缩短、训练保障不足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不具备学生军训资质的社会力量也商业化承训,导致了一些令人惋惜的“事件”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训效果。
一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生经过了为期一个月的军训,发表了自己对军训的意义的看法:军训的意义就在于,让我在找不到方向的大学四年里,不再害怕黑暗。不再害怕跌倒。
毕竟,大学里,还能有什么比军训很难熬的呢?没有肉体的折磨,也没有精神的压力。所有的痛苦,和军训带来的相比,其实也不过如此。
是啊,生活永远不会太轻松。每一件事情也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艰难的军训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是挺不过来的呢?
军训仍在继续,磨练亦在继续。相信经历了军训后的你会更有毅力与自信去迎接新的大学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