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0.26】—— 孔子的驾车规则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2.13】 ——孔子倡导“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7.12】——孔子的底线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1.6】——孔子提倡“慎言”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3.10】——孔子没有食言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42】——孔子“仁爱”之细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2.4】——孔子的自我概括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3】——孔子的学习秘诀
-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7·3】——孔子的忧虑
-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8.15】——孔子耳边回荡的
【10.26】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孔子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急速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
【感悟】
本章记孔子上车及驾车的仪容姿态。一是从安全考虑;二是贯彻孔子让礼制无所不在的思想。
俗话说:“出车行船三分险。”不论古今,行路驾车都需加意小心,不可大意马虎。不回头,不交谈,不指指画画,是提醒驾车时要集中精力,专心一意,以免出现问题,孔子认为生命和安全对每个人都永远是最重要的。
其次,“驾车”也是孔子训练弟子的“六艺”之一。一个小小的升车乘车,孔子也不失时机地为弟子演示身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庄敬的态度。也就是做任何事,都要严肃认真。
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为什么要那样做,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都要力求领会,并形成行为习惯。让意识、习惯和秩序表现在每个人的每次行动中,做成一种享受。
孔子认为在车上驾车,左顾右盼,指手画脚,大说大讲,失态失礼,而且让路人看起来形象也是很差的。以至于孔子的学生在谈论这些时,津津乐道,极其佩服。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