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戏中,最多出镜率的一是庄妃改嫁,二是康熙的九子夺嫡,三便是慈禧将光绪爱妃珍妃填了井。
众人只道慈禧刻薄,珍妃天真无邪,珍妃与光绪皇帝是伉俪情深。但很多内里的故事却知道的少。
珍妃和她的姐姐( 瑾妃)从小在广州随伯父长善长大。长善是广州将军,但却喜欢和文人打交道,给这两个侄女聘请了一位叫文廷式的名士做老师(此人后来中了榜眼),所以这两个女孩从小就知书达理。更重要的是,广州是当初五口通商里最主要的口岸城市,与西方的接触最早,受到的影响也最大,容易接触到很多开放和先进的思想,这对珍妃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她后来得到光绪的青睐埋下了伏笔。

光绪十五年,小皇帝到了可以成亲的年纪。按例由慈禧太后敲定,亲不亲,姑舅亲。慈禧太后选了自己弟弟的女儿,21 岁的叶林那拉氏为皇后,长叙的两个女儿被选为妃,1 5岁的四女儿被封为“瑾嫔”,13 岁的五女儿,被封为“珍嫔" (清宫后妃分八个等级,分别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嫔为第五等)。
影视剧大多演的是光绪因珍妃美貌而特别宠爱,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说当时18岁的光绪最初看中的其实是瑾妃。但后来的独宠,除了容貌,最吸引光绪应该是珍妃的性格。相比于相对木讷的瑾妃和比自己大三岁的隆裕,天真活泼、思维活跃的珍妃无疑更讨人喜欢。再加上珍妃琴棋书画皆精,又来自当时领风气之先的广州,时值大清王朝内忧外患之际,身在深宫中的小皇帝本就有师夷长技、发奋图强之意,青年男女意气相投,自然很容易就走到一起。

刚开始,连一向挑剔的慈禧,也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隆裕皇后的娘家侄子回忆,珍妃原来常去慈禧那里说笑,因为太监收礼,一干人都没有法子,只有珍妃敢去老佛爷哪里告状。据曾侍奉珍妃的白姓官女回忆:“珍妃貌美而贤,初人官时,极为慈禧所钟爱。”因为珍妃的字写得不错,所以有一段时间里,慈禧赐群臣的“福”“寿”“龙”“虎”等字,都是由珍妃代笔的。为了提高珍妃的书画水平,慈禧还特地指派才女缪嘉惠做她的)书画老师。有珍纪后辈人唐海听写的《我的两位姑母珍妃 碰妃) 文中还提到,珍妃曾经替皇后主持过继嗣典礼~这种级别的典礼, 如果没有太后点头,珍妃是绝对不可能获得资格的。
此外,18岁的珍妃和姐姐一起由“嫔”晋升为“妃”,又一次表明珍妃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套路往下走的。因为嫔已是一宫主位,很多女子在宫中熬一辈子,临终才会晋升个嫔。
珍妃到底年轻些,持宠而娇后对皇后就不太恭敬。皇后心中不爽自然是肯定的。即便隆裕皇后后来以贤惠温和著称,但也不代表她连这个也不会在意。至于平时在慈禧太后面前不会说珍妃什么好话,这是完全可以推断的(当然,珍妃在光绪面前也没说隆裕的好话)。“后来又因珍妃有件衣服的料子和经常进宫演戏的一个戏子的衣料一样(据说戏子的衣料是光绪送的),隆裕抓着这件事又大做文章,致使珍妃遭受廷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