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遮蔽的天空

作者: 秀逗茉莉 | 来源:发表于2018-10-08 11:48 被阅读48次
    读书|遮蔽的天空

    文/秀逗茉莉

    我知道读完这本书我会写点儿东西,或许不能称其为书评,只是一些存在于脑中和心里的仿若袅袅青烟的游荡的情绪。好比一滴墨汁滴在了水里,它有它的轨迹俨然一副水墨山水,如若伸手一捞它便逃得无影无踪。又仿佛心灵中的一抹阴云,风一吹就散了。

    我有一个习惯(不知是好是坏),开始读一本书之前总是先看目录,然后很自然地跳过序,从正文开始。《遮蔽的天空》打破了我这个维持已久的习惯。我看了序,还是两遍。于是,我知道了为什么男主人公波特·莫斯比会在旅程过半的时候死于伤寒。为什么我会感觉最后一章描写女主姬特的时候会有波特的影子。

    美国传奇作家、作曲家保罗·鲍尔斯先生,以他纯粹、直接、冷静而自信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一场在撒哈拉沙漠展开的危险旅程。有人说,这个故事本身是一部险象环生的冒险编年史,它以撒哈拉和非洲大陆的阿拉伯地区为背景。我想只有深切了解这片地区的人才能将叙事变成令人迷惑又让人印象深刻的艺术魔法吧。

    读《遮蔽的天空》,作者藏匿其中的精神印记令我迷惑而新奇;他的人物刻画,情景的恢宏与细腻的转换令我向往;他那种仿若喃喃低语抑或游走在潜意识边缘的内心独白更是令我沉醉。于是,我在它的带领下将自己虚化,钻进作者建构的世界,与主人公们在神奇的撒哈拉,一起困惑、惊恐、堕落、迷惘……

    本书男主角的原型正是鲍尔斯先生(这一点序里有提到)。他厌倦原本平淡的生活以及战争带来的一切。他决定来个逃亡。正如他所说,“他觉得自己…是旅人。…旅人没有归途,…从地球上的某个地方游荡到另一个地方…”寻找一个最像“家乡”的地方。书读到最后,我不知道他是否找到了“家乡”,或许已经找到。又或许根本没有。不过,他最终证实了他的话,“仰望天空的时候,我常常觉得它是某种固体,替我们挡住了后面的一些东西。…我想。只有黑暗。绝对的黑夜。”在生命最后的那一刻,波特伸出手,穿透遮蔽的天空,一颗黑色的星星就此出现,那黑点通往永恒的沉睡。他选择了长眠于此。在斯巴的医院里,一座高高的沙山上的一个小小的硬壳里。

    阅读过程中,我总会不由自主地边读边揣摩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正的表达意图,某种深埋在文字沙漠里闪闪发光的金子般的存在。以致于整个解读的过程,我一直处于诚惶诚恐的状态。我甚至不敢赋予它自己意识范畴内的涵义,唯恐亵渎了作者伟大的哲思。我总是被一种悲伤和恐惧所滋扰和笼罩。心里仿佛充满了沙漠里窒息闷热的空气,一直被禁锢被烘烤。渐渐地,灼热的空气找到了流通的渠道,它执着地钻了出来,带着小心的探索的精神。

    本书处处透着“存在主义”的气息。主人公孜孜以求生命的意义,极力逃脱人生的虚无。所以,他是悲伤的,在寻找意义的路上,跌跌撞撞。然而,人一旦选择探索,必将打破过往的束缚,挣脱“文明”的枷锁。或许这场寻找意义之旅便从堕落(抛开一切“文明”的附着物)开始吧,生的意义总是建立在黑暗和死亡的基础之上。男主迷恋如此气息,也因此哀伤成了他的奏鸣曲。

    人性最是经不起探究,在这场生命意义的逐旅中,它注定将被解剖得支离破碎无一完肤。加之,撒哈拉沙漠仿若幕天幕地的一面镜子,映射着人性的百态。所以主人公们的北非之旅充斥着背叛、堕落、灵与肉的分离,想改变却又无力承受改变带来的结果地挣扎……

    探寻生命的意义就好比探寻撒哈拉广袤的天地,遮蔽的天空,高墙矮巷,寸寸土地,粒粒黄沙,日升月异,遥远星辰…以及它的神秘与诱惑,它的生机与死亡。我喜欢波特对人生的比喻,“人生更像是吸一支烟。最初几口你觉得无比美妙,完全没有想过有一天它会消失殆尽。然后你开始将它视为理所当然。接着你突然发现它已经快烧完了。这时,你也尝到那苦涩的滋味。”他描述了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一种生命呈现的现象,一种从不试图改变的懦弱。

    我个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就是存在本身。存在、固有、感知,任思绪来去游走,享受其中,无论美妙或苦涩,一切都有其本来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遮蔽的天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bz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