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张网港河

作者: 亁乾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04:19 被阅读10次
    外婆家的张网港河

    外婆离开我们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现今去外婆家的泥泞小路都变成了水泥路,路边在前二年也都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外婆家原先坐落在崇明建设张网港河旁的沈家宅,属于最传统的三进四场心的宅子,住好多人,在过去也算是个大户人家。如今,除了沿张网港河边在退潮时会隐隐露出藏在河下面已腐朽的水桥桥桩,我儿时在外婆家的生活痕迹随着岁月流逝越来淡忘了。张网港河边的芦苇也被护河滩的木柱子代替了,河边更是竖起了高䇯入云高压水泥电线杆子,原先黑漆漆的木质电线杆也早已不见了。

    岁月会冲淡了记忆,在宽阔的张网港河上,如今已建起了连接河岸多座的水泥连乡桥,有七八米宽的,有的五六米宽的,而在几十年前,外婆家的张网港河上只有一座木桥。

    小时候,去外婆家,外婆最担心我独自去河边玩,又独自过张网港上的木桥。这木桥,桥面由黑漆漆的木板隔空组成,每条木板间足有可放下成人的一个拳头大小的空隙,可以清晰望见桥下的水面。桥桩也是木头的,被过往的船只擦得伤痕累累。桥面有一米多宽,由于要确保河内船的航运,桥又建得格外的高,人走上去还会发出“格支格支”的声响,又没有栏杆,着实增加了恐惧感,况且有时还会和推自行车、挑担过桥的人相遇,不宽的桥面显得捉襟见肘,可谓险象环生。

    桥的对面是当时小有名气的马桥小学,现在原址上只有一些残墙断壁,仿佛还能隐隐能传出当年朗朗的书声。学校早已关门,校牌校门也不知何时没了踪影。而在那年代,我母亲、我舅舅还有娘姨等都在马桥小学读过几年书。每当开学后,就能清晰听见学校清脆敲钟的铃声,上下课铃响陪伴着这个时代的人们,以致于当时不用钟表就能够按排好一天的生活。

    站在新修好的张网港连乡桥上,河面上只有一条捕鱼的小木船,唯有河水哗哗流淌依旧是当年的样子,记忆中的木桥早已被宽畅的水泥桥代替了。

    外婆特别宠爱我这个大外甥,外婆总是忙里忙外,十分溺爱我,总是抱着我过木桥,我年龄稍大后,手牵手一起走过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晴好天气,只要我任性要求,外婆总会无原则的答应。外婆还指着马桥小学教室告诉我,这是我母亲上过学的地方。

    木桥上,除了能听马桥小学朗朗书声,还能看在张网港河上来来往往的船。记忆中有船尾冒着烟装着发动机“机关船”,有撑起帆借风行驶的帆船,有木船,有水泥船,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喊着号子有纤夫牵引装砖泥的船。我特别爱看船,有时会跟着纤夫在河边上走上一小段路,有时还调皮学着号子不着调的喊几声。纤夫们在夏天常光着上身,四五个人拉一条船,纤绳在纤夫发亮的胸肌上压出深深的印痕,而驾船的老大也常常在船尾用一根绳将船舵把手固定住,拿起一根在顶端嵌着丁字型铁钩的撑杆,或将杆撑在河脚边上,或在船舷边上边走边将杆撑在河底泥床上,共同用力撑船向前。纤夫前倾着身子使劲,脚下踩出个个坚定的足印,汗水滴落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船在水中破浪前行,小时候觉得十分好奇,如今在灯下抚案回想,那是一种何等吃苦耐劳的干劲,一种战天斗地、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啊,不禁默默地拍案叫好!

    正是那条洒满纤夫汗水的小道,发生了我童年时代最难忘的一件事,至今依然十分清晰。那是一个午后,我约四、五岁的光景,不知是母亲忘了还是外婆想留我多呆一段时间,总之我想家想妈妈了。我只记得妈妈送我外婆家时沿着张网港河沿走的,不懂事的我便乘着外婆家的大人们不注意,独自一人悄悄地沿着河沿回家了。还记得那天阳光暖暖的,沿着弯弯曲曲的河沿向北往回家走。这下急坏了外婆全家,急的不是我被拐骗被卖,那年代没这种拐买孩子的事情,急的是那条宽阔的张网港河,这么小的孩子一旦失足落水那可是无法挽回的悲剧。我边走着不知何时被身后大舅舅抱着了,把我接回了外婆家里,第二天外婆便将我送到了我母亲手里。妈妈生气举手要打我,外婆拦住了,连说没有照看好我。

    几十年了,外公外婆连同“捉”住我的大舅舅都不在世了。如同张网港河写的水,只要打开记忆闸门,这事就会顺流而出,大舅舅惊喜惊奇的眼神,母亲生气抽手欲打我的样子,还有被纤夫踩实的小路,深深的在我记忆的深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婆家的张网港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h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