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触不可及》应该是法国需要的“主旋律”,因为他触及到了法国社会的曾经不可及的种族疏离。源自于真实故事的电影,没有过于苦情的情节,没有大团圆的设计,本身充满了隐喻。
用了两次完整的时间,去看一部电影,这电影看得实在不专业,可也说明这部电影起码有点意思。
电影叫intouchables,都把他翻译成“触不可及”。看了电影以后,觉得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背景音乐。
看过李欧梵先生在《读书》杂志上关于音乐的系列文章,读起来很费劲。对于音乐,毕竟只有过一个学期混过去的选修课经历,怎么看得懂那么深奥的音乐解读呢?平时感受最深的音乐,评价起来,只有两个字,“好听”。这次,在电影里听到的那些叫做音乐的声音,当然还是觉得好听,却真的无法通过文字说明。
如同豆瓣上影评中反映出来的,对这部电影各人的兴趣点多不一样,但是,却有很多又不约而同很想知道电影中那些音乐是什么。
之后找到了音频资料再听的时候,不禁想到了电影的许多场景。Philippe和Driss相处的那些细节,可以在轻柔的钢琴演奏中,一点一点的回味。之所以觉得是轻柔,是因为两个种族、身份、经历、状态如此不同的人,冲突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剧烈,在应该有很多冲突的心理预期下,也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对立,恰如开头和结尾的音乐那样,安详,静谧,柔和。
“音乐是声音的空气”,离开空气,躯体会变成干枯的木乃伊,保存千年,又有什么意义。不要以为真的有不可触及的地方,空气可以弥漫所有的距离,在所有空间里绵延。
如果熟悉法国社会文化,一定可以从电影的各种语言形式中,发现白人与黑人之间历史和现实的差别。看不出,也可以在当下的状况中得以证实。电影中的Philippe和Driss,一个是白人,一个是黑人,是否也可以看成存在天壤之别呢?
况且,2005年法国的骚乱,就是黑人问题衍生出来的灾祸。
当Driss从只是企图获取领到失业金的文件证明,从很不愿意伺候Philippe,到跟Philippe相处的很不错,以至于Philippe后来感觉离不开他。这一切的变化,不是由于Driss看中了Philippe的金钱和安逸,反而是Driss给Philippe带来的快乐,让Philippe那种高傲的自我感受变成了对于Driss的认同。
或许电影中的Driss有些理想化的塑造,不过,Driss看上去绝不是法国骚乱中的那种“暴徒”形象。可以想见,大多数的黑人不过如Driss那样,经历即便那么复杂,也依然能够被“上流社会”的白人所接纳。
不论是不是持有“我最讨厌黑人和种族主义者”这样悖论的想法,不论是在美国、英国还是法国,一而再的黑人骚乱已经证明,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区隔,谁也无法忽略。但是,单就个体而言,相互之间的那种仇视究竟是不是永远不能消弭,在电影的暗示里,已经有所解答。
尊重和帮助,看起来是种族矛盾缓和最直接的催化,只要触及到了内心。
电影《触不可及》应该是法国需要的“主旋律”,因为他触及到了法国社会的曾经不可及的种族疏离。源自于真实故事的电影,没有过于苦情的情节,没有大团圆的设计,本身充满了隐喻。
看不到西方电影惯常的张扬,也没有任何深邃的价值观分析,更没有普世意义的强调,一反常态的在唠唠叨叨的叙述,告诉你一切的其实就是“可以触及”touchable。
差别、距离、不同,从来不是能不能沟通的最大问题,阻碍来自于行动的缺乏。
【补记】
这篇观后感是两年前写的。
浏览豆瓣上这部电影的页面,发现今天还有观众在接续补充影评。其中@ Leo咸鱼 的影评标题和内容,很有文化理论批判的意思——
温馨的电影。但骨子里却是有些对主奴和谐的幻想的,属于资产阶级高度繁荣时期对于自我的粉饰。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的主仆和谐,如果主人不是一个残疾人,他很难发现那个男仆人身上的优点。欧洲人对于现在难民潮的抵制和包容反映了现在“文明人”对于黑暗殖民史的反思。
应该说,从2008年以后,欧美社会的变化,与电影《触不可及》的基调确实存在很大反差,英国脱欧、难民问题、右翼思潮抬头,查理周刊事件、巴黎球场爆炸、尼斯卡车撞人事件等等,成为看《触不可及》的一个真实背景,更有感触。
有对电影《触不可及》热爱者,汇集了电影中出现的那些旋律——
http://www.xiami.com/collect/9948399
所有这些,都已经远远地超越了电影《触不可及》文本自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