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戴氏春秋
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2.33 补议公子遂的生卒年以及出

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2.33 补议公子遂的生卒年以及出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2-21 06:2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前文曾经专门探讨过一度执掌鲁国政坛多年的“庄族”贵族公子遂,并将其卿序暂定为从僖公十五年(前645)至十六年(前644)为大行人,僖公十七年(前643)至文公十年(前617)之间为大司马,而从文公十年(前617)至宣公八年 (前601)为大司徒,前后合计四十五年。

    关于公子遂的身世,笔者将其暂定为庄公晚年“诸姜”所生的幼嫡子之一,此可能面临相当的争议。

    最常见的一种反对意见可能认为公子遂是鲁庄公的次子,仅幼于孟任所生之公子般,其根据主要包括:

    ……辛巳,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春秋.宣公八年)

    就是说,公子遂的官方称谓确实是被称作 “仲遂”的,还有:

    ……公孙归父以襄仲之立公也,有宠,欲去三桓以张公室。与公谋而聘于晋,欲以晋人去之。冬,公薨。季文子言于朝曰:“使我杀適立庶以失大援者,仲也夫!”……(左传.宣公十八年)

    公子遂确实被谥为“襄仲”,就好比臧“文仲”、叔孙“庄叔”一般,而且季孙行父也称呼公子遂为“仲”。这似乎给人造成了一个印象,也就是说公子遂确实因为在庄公诸子中排行第二而被称为“仲”。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现代的金石学给我们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件事:大约1982年左右河北保定唐县农民偶然发现了一件春秋时期青铜器“归父敦”,被文物贩子几经转卖最终到了纽约的著名收藏家安思远手中,后安思远先生于2002年将多件文物一并送还中国,使得我们能够有机会一睹这件传世国宝之风采,其铭文曰:“鲁子中之子归父为其膳敦”:

“ 归父敦 ”外观照片 “归父敦”铭文拓片

    这就是说这件“敦”是鲁国大夫子仲的儿子归父自己做的宴饮所用的盛器,这位“子仲”就是指公子遂字子仲,其子公孙归父字子家就是作器人。由于公孙归父于宣公十八年(前591)被季氏、臧氏以其父“杀嫡立庶”的罪名驱逐出境 ,其流亡到齐国之后就失去了记载,所以不清楚为什么这件器物会出现在相当于燕国与白狄鲜虞交界的地区。不过由于春秋时期齐、燕来往密切,有可能此器为公孙归父后出仕齐国担任与燕国沟通的行人时所作,并通过媵女或者馈赠等方式到达最终的所有者手中,并作为随葬品进入地下而得以保存至今。当然也有人认为后来公孙归父又从齐国流亡至燕国甚至白狄,此也备一说不过需要进一步证据。

    这件器物的铭文说明一个问题,也即公子遂的“仲”并非指排行,而是说他的字就是“子仲”。譬如说孔丘字仲尼,这个尼字对应的就是丘字,而仲尼之“仲”跟丘字没有关系,反而跟孔丘在兄弟之中的排名有关。而公子遂的“子仲”对应的就是这个遂字,并非和他在“庄族”之中的排序有关。所以单凭一个“仲”字完全不能说明公子遂在鲁庄公诸公子中排名第二。

    下面再从时间表上入手,看看公子遂可能的年龄:

    首先襄仲为鲁庄公子无疑,按照极限思维,其最晚出生时间为鲁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而距此四十二年后,也即襄仲最少虚岁四十三岁的这一年发生了我们曾经议论过的事件:

    ……戴己卒,又聘于莒,莒人以声己辞,则为襄仲聘焉。冬,徐伐莒。莒人来请盟。穆伯如莒莅盟,且为仲逆……(左传.文公七年)

    这是公孙敖(孟穆伯)为襄仲聘女于莒,之后见己氏貌美而自取得事件。可见公孙敖与公子遂辈份相同,年龄也大致相仿,发生争夺女眷的事情仍属合理。由于考虑到两人至少都在四十多岁,这次聘女应该都是续弦。但是如果两人年龄更大一些,也即公子遂出生在鲁庄公去世前十年左右,那么公子遂与孟穆伯争夺己氏的事件就发生在两人五十几岁的时候,仍然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但可能性就相对降低了许多。

    如果进一步将两人出生年月提早,将争夺己氏的年龄定在六十岁左右,考虑到当时普通人的平均寿命水平,则再发生所谓“公孙敖私奔”事件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公子遂以及公孙敖大致的出生年月应该都在鲁庄公在位的最后十年之内,也即前672至前662年之间。

    对于鲁庄公来讲,其生命的最后十年间发生的最重要事件就是:于其母亲文姜终于庄公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去世后,鲁国与齐国关系的迅速解冻。鲁庄公先后于庄公二十二年与齐国上卿高傒盟于防,又于当年如齐纳币;二十三年如齐观社、遇齐桓公于榖、又及齐侯盟于扈;二十四年起开始迎娶诸姜,其中已知至少叔姜生下了公子启方(即鲁闵公)。

    譬如说,如果在迎娶诸姜之前,庄公有名分的女人共有四名的话,那么迎娶的诸姜数量就是九减四等于五名。而且通常为了保证年长者能够专宠,可能诸姜会在年龄上有差异,并于几年间陆续嫁到鲁国(当然也不排除诸姜到达鲁国的时间比较接近),例如庄公与哀姜经过一段努力之后没有儿子出生,但是随后到来的叔姜却为庄公生下闵公。

    尽管我们不能排除庄公在诸姜之外又临幸了别的妻室,但是从庄公统治后期的大形势来看,其集中力量专宠诸姜的可能性更高,那么诸姜生下儿子的可能性也就更高。因此结合我们上文推断的公子遂诞生的时间大致在庄公末年,其母来自诸姜的可能性非常高。

    最后再从公子遂所奉行的外交路线来看,其通过向齐惠公输诚,并且亲自操作了“杀嫡立庶”,为即位的公子俀迎娶了齐惠公之女穆姜,重新建立了一种齐为主、鲁为仆从的封贡关系。先是献上了鲁国好不容易通过城濮之战的及时站队才获得的“济西之田”,之后又连年出兵协助齐国征讨莱、莒等国,一举扭转了齐懿公在位期间一触即发的战争风险。这背后的一个重要纽带可能就在于公子遂的“齐出”背景,也即公子遂之母当与齐惠公同为齐桓公之子女,因此齐惠公就是公子遂的姨舅,同时也是鲁宣公的老丈人。如此亲上加亲,辅以鲁国的恭顺态度,终于换来了齐惠公在去世前归还鲁国“济西之田”。

    综上,尽管没有《经》、《传》的明文说明,笔者通过结合分析公子遂的名字、活动年代、婚配背景和外交路线等判断,其有较大可能为鲁庄公晚年所娶诸姜之一所生,在闵公在位期间属于关系较近的弟弟,而并非一些网络文章中所以为的鲁庄公庶出之次子。

相关文章

  • 诗意春秋032|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鲁文公二年,公元前625年,鲁文公要娶个姜氏齐国的女子结婚,鲁国派公子姬遂到齐国下聘礼。 《春秋》的记载是: 公子...

  • 龚遂

    龚遂 [汉] 龚遂(生卒年不详),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曾为昌邑王刘贺的郎中令,宣帝时任渤海太守,...

  •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二140:周芷卿

    周芷卿 周芷卿〔颐庆〕,钱唐人,年十六,补博士弟子员,工诗及词,性极风流。有所目成,格不得遂,因赋《西泠惆怅词》,...

  • 诗意春秋029|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鲁文公二年(公元前625年)秋八月丁卯日(十三日),鲁国在鲁太庙祭祀,升僖公的神位在闵公之上。鲁闵公是鲁国第十七任...

  • 《墨子》读书笔记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史记》...

  • 中国古代哲学常识(十一)———墨子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

  • 曹刿(guì)-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曹刿,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一鼓作气”成语就出自他是的典故。 《左传.鲁庄公十年》有...

  • 讲历史:说曹刿

    曹刿,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菏泽)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鲜为人知的事迹是公元前684年,曹刿协助鲁庄公...

  • 孙武:孙武是孙武,孙膑是孙膑

    孙武,字长卿,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惠民县)人,祖父田书为齐大夫,攻伐莒国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封采地于乐...

  • 读《春秋第一刺客——专诸》的一些见解

    今天读《史记》中的篇章《春秋第一刺客——专诸》,得知专诸是春秋晚期吴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刺客之一。关于他刺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2.33 补议公子遂的生卒年以及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si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