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得

作者: 三木三石 | 来源:发表于2023-12-14 23:57 被阅读0次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又)闻。
网译:子路在听到一个道理没有实践的时候,害怕又听到新的道理。

在子贡《护法》中,后人纪晓岚书“同天普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赠孔子,且用无点之“富”,破日之“章”,代表富贵永无止境,文章永为翘楚。
纪晓岚仅用二个字,就说尽了为何孔府号称“天下第一家”。
子贡见纪氏只能拜而受赐。
子贡一赐,专为晓岚。
只是这无点之“富”,北魏《崔敬邕墓志》上,唐代柳公权的《神策军碑》、北宋米芾的《参赋》中,“富”亦无点;破日之“章”,东晋王羲之《集字普觉国师碑》、宋代米芾《诸遂良摹兰亭序跋赞》、蔡京《跋唐玄宗鹡鸰颂卷》、元代赵孟頫《真书千字文》中,“章”亦破日。
那时,无人释为“富贵无头”、“文章通天”,独到了纪氏借用到孔子家,方有此解。
只是纪氏本是何意,或许告知了乾隆,或许没有。
只是以纪氏之慧根当知孔子读过的“天难谌,命糜常”精微之幽义,孔子受之当终日兢兢,日日悌励。
孔子“君君臣臣侄子”,永为二,不言一。
是为孔子道得。

道德者,道为行,德为做,不行无道,不做无德。德,在己为得,在人为德。
行知者,行为做,知为悟,不做无行,不悟无知。知,在己为悟,在人为识。
孔子一生,说文演章,一路道得,终为道德。
孔子办学,培养君子,也有困困,不做屈原,也有顿顿,不做李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家之父母予之以道德者知其何求,国之君长予之以富贵者知其心忧。

孔门弟子亦有亲疏贵贱不等,有智愚贤不肖,千品不同,时礼乐崩坏,花各开其家,孔子得而教之,有教有类,因材而为。
如子贡,不仅习六艺,也习《易经》以演人之祸福与天道,但子贡自谦习而不得。
习《易》,孔子也是在五十以后才真入其道,趋吉避凶,是而终不悔。
试看孔子以后,得《易》者竞有几何?
言《易》者不少,得《易》者不多。

孔子何尝不想让其弟子都学《易》,尤其是子路,为司为侍,最为长情,只是此事实难。
子贡言习而不得。
到了子路,不想闻,不闻,也就没有心理负担了。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又)闻。
在孔子流亡途中,也用《易》与子贡做“数”,但韦编三绝之后,不再以之为数,而求其道,人仁何合于天道。
子贡习之,子路亦可习,只是习习不得其门,以至放弃。
之于六艺,天道酬勤,子路身劳,足以自进,足以自得,足以自足,虽然孔子评其“虽登堂,未入室”,但总在路上,是为不虑。

只是终未道得孔子之中庸,是为乱亡。
以纪氏之富,是为无头富贵,以纪氏之章,是为破日夭状。

相关文章

  • 得~道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这是...

  • 我得“道”情。

    《道情》 一笠一萧一匹马,孤身仗剑走天涯。 侠衣不褪青釉色,不阅红尘万般花。 世事无常住坏空,争来求去舍得啥? 一...

  • 偶得落叶道

    偶得落叶道 旅人记事本 这条“落叶路”——一定不是规划中的落叶保留路段。 但是社区里的一排银杏树却伸出了多多的枝丫...

  • 以其道得之

    思考:所欲所恶 学习心得:以其道得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 以其道得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 道歉道得666

    葫芦哥最近真的学会了,学会第一时间道歉。 之前道歉只会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捣乱的,现在会说:对不起,我不应该+原因。...

  • 道可道,你能得几分?

    文:佳淇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道德经》首章第一句,有着非同寻常地位,也是广为流传的一句。 别看只有简简单单的6...

  • 悟得悟感 日日有得 年年成篇 岁岁成道 道始天地 有人则趣 得天地福

  • 意得窖酒道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徜徉着一个诡异多变的精灵,它看似一汪水,却有着如火般燃烧激情的魔力;它外表温柔顺服,却有着...

  • 【班级日志】如何得“道”

    寄语: 只要你坚强,生活就无法将你撂倒;只要你勇敢,人生就没啥好怕的;只要你不放弃自己,就没什么能将你打败。人活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ui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