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二高中毕业后,就回村务了农。 他的爹娘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一辈子只知道默头在土里”创金”,日子过得清清贫贫的,十几间残瓦破屋还是祖上留下的。
村里没有什么经济实体,村长一帮人只知道整天喝酒吹牛皮,搞得村民生活一户比一户差。
村里的姑娘一个一个往外”嫁”,外面子的妹子却不肯嫁村里。
李开二和村里许多青年人一样,干瞪眼瞅着邻村小伙一个一个做”新郎”,那个急呀像兔子要跳墙一一蹦哒也没有,现实的困境硬生的摆在面前。
李开二兄弟两个,他是次子,哥哥三十五岁了,还打着光棍。
“他娘的,书不能这样白读了,我不信就讨不到个媳妇”,李开二心里嘀咕,他说:”这年头,女孩子太现实了,宁愿嫁个有钱的人渣,也不愿嫁给个老实能干的农村人”。
这天,他去县城办事。在同学家,李开二遇到一个心仪的女孩,两人很谈得来。不久,他们便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女孩叫阿娟比他小三岁,很阳光也秀美。
李开二很爱阿娟,但心里很不踏实,一直不敢把阿娟带回村里,让爹娘过过”目”。
阿娟也很想到李开二家里看看,心里好有个数。
执拗不过,李开二无奈地答应了。
不过,他想了个鬼点子,便买了一桶红油漆,连夜把从村东头通往自己家路边的房屋墙上全书写了一个大大地”拆”字,给村里上了个”爆炸新闻”。
第二天,阿娟跟随李开二从村东头走到他的家,看到的尽是大红的“拆”字和村民三五一伙的争论场面。
”你们这也要拆迁?”阿娟迟疑地向李开文问道:”再说这离城镇很远,拆了能干什么”。
“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被上面头头看中了”,李开二谎不择言地说:”据讲,要统一规划建设民俗村呢。”
“那你家房子拆了,能赔偿多少钱?”阿娟试探地问。
”不多,也就一百多元吧!”李开二怕露了破绽,很郑重的回答。
阿娟没再说什么,在李开二家吃了中午饭,又到村西山前走了一圈,便回县城去了。
一个月之后,阿娟又来到李开二所在村里,开了几个车,还带来了一大帮人,说要考察一下在村里建设观光旅游农业基地。
李开二”受宠若惊”,事后才知道那帮人是省农科院和某投资集团的领导。更让他惊掉下巴的是,阿娟是位副省长的千金!
一年后,李开二竞选当上了村长。
不知为什么,外村的姑娘一个个争着嫁这村里的青年小伙和光棍了。
后来,阿娟还真嫁给了李开二,并担任了村妇女主任。
不过,自从阿娟的到来,村民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
至于村中房屋墙上那大红的”拆”字被风吹雨淋早已斑剥而去,直到李开二和阿娟抱上娃儿,也没有房屋拆迁的行动。
熟悉内情的村民,便把李开二这个恶作剧般的”鬼点子”当作茶余饭后的美谈,无不恢谐幽默地说:“书没白读,还是有知识好。这小子的鬼点子不仅骗来了一个城里金凤凰媳妇,还为我们村中的老少爷们栽下发家致富的摇钱树,真是做梦也不敢去想的喜上加喜的大好事。”
网友评论